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亲子书信,打开习作一扇门论文

书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里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要求其“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说,课标中的习作,是快乐的。可我们的学生呢?绝大多数学生不“乐于书面表达”,“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就更无从提起。正如很多家长朋友发现的那样:孩子大了,也变了。以前,作业一做完就想让爸爸妈妈检查;现在想检查他还百般推诿。特别是习作,以前就是写了一句话也想让爸爸妈妈来看看,现在,就是想看看他的周记本,他都支支吾吾、不情不愿的。

  其实,这些情况在中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中的确存在,而且比较普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三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1.成绩影响。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习作水平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之受到影响的是他们的表现欲望。特别习作水平相对较差的孩子,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低,表述不清还字迹潦草。很自然的,作文课上,他们最怕老师读自己的文章,总把头压得低低的,更不用说主动拿作文本给同学、老师或是家长看了。

  2.不当评价。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作文后总会抱怨:你写得那是作文吗?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对孩子粗语相向。于是,那些孩子变得不愿意写作,更不愿意给爸爸妈妈看自己写的作文,孩子的头压得更低了。

  3.亲子“代沟”。亲子,在这里是指父母与孩子。四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心理上开始发生改变,大多由好动慢慢转变成了喜静。而且由于孩子们接触的各方面信息与家长的开始有所出入,便产生了“代沟”。虽说这时的孩子在与家长闹分歧后,仍多以服从家长为主。但是,当孩子认为无法与家长沟通,自然也就不愿意与之多多沟通。长此以往,不仅父母与子女之间会产生真正的代沟,而且会大大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其实,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及水平,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怎样去采用这样那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怎样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更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我们似乎忽视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似乎遗忘了,我们还有家庭、社会这些强大的教学力量!那么,如何去利用家庭、社会,使教师、学生及家长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更有效、更人性化、更低姿态地去指导学生写作呢?

  四年级上册安排的第七组课文中,第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一篇以书信为内容的课文;在这一组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写信也是其中一个教学内容。于是我就思考:借助书信的形式,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我的做法是──亲子书信,打开习作一扇门。

  书信,是人类自古以来主要的沟通交流途径之一,它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亲子书信,就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书信往来。亲子书信的意义在于:

  首先,学写信是我们四上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知识点,孩子们在学习了如何写信之后,需要一个经常实践的平台,学以致用,才能牢固掌握这种技能;

  其次,亲子书信可以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也让父母知晓孩子内心的感受;

  再次,对学生来说,给父母写信是个很新颖的方式,他们愿意尝试,并且,他们也愿意通过文字的方式,将平时“不愿意说”、“不好说”、“说不好”的事一一付诸笔端,如此,孩子们既有了写的兴趣,也有了写的内容和写的过程,多写、常写之后带给孩子的将是更甜的写作“果实”。

  最后,亲子书信也可以让父母知道,其实孩子们要想写好一篇作文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体会孩子对于作文的感受,由此,更客观、更“柔情”地来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

  为了更好地开展“亲子书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shuxin/5494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