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真实语境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义不仅具有静态的语言义,而且会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而产生动态的言语义。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词的语言义无法自给自足,它只能勾勒一个词语抽象的轮廓,却无法提供被概括对象的全部细节,必须借助语言义之外的语境信息才能够得以补充和确定,顺利完成交际。因此,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它只有在语境中才得以显现,又是在语境的制约和影响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语境不仅是词义存在的土壤和解释词义的必要条件,也制约和影响着词义。所以,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语境理论概述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作为沟通词汇语言义和言语义的桥梁,对于语境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国外语境研究概述

  在西方语言学界,最早将“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他于1923年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境问题:“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创立“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随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在马氏基础上成功地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他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将语境区分为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境中的上下文”两类。

  (二)国内语境研究概述

  在我国,语境研究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的语言研究就已经注意到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反复强调对词义的解释要注意“隐括”和“随文解之”的区别。此后,近代学者黄侃进一步提出了“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观点,其“解文之训诂”也等同于在特定语境中解释词义。陈望道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探讨语境问题的语言学家,他在1932年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论点以及语境构成的六个要素,影响深远。

  二、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与影响

  进入言语系统的词义,必然会受到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以显示词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境使词义由概括模糊变得清晰具体;由多义变为单义;还可增加词的临时性意义,使其充满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境还会影响到词义的`选择,制约着词义的组合与搭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词多义或歧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是由于多义词具有多个义项,或是由于词义本身的模糊性,也可能是因为同形同音词的混淆。这时,必须借助特定的语境作为补充才能够确定词的具体含义,实现词义的单一化。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抽象概括的反映,舍弃了客观对象的细微差别。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草”的释义为: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这只概括出了“草”这类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未容纳客观世界中所有草在形状、颜色、高矮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三)语境赋予词临时性意义

  在特定语境中,一些词往往还会增加临时性意义。这些临时性义素并非词义本身所固有的,而完全是由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所临时赋予,并且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古代注疏所说的“因文诂义”“随事为文”等。如果脱离了上下文语境,这种意义便会消失。

  (四)语境可以选择词义

  语境对词义的选择,指在具体语境中词语搭配的问题。一个词能否在特定语境中出现,能否和语境中其他词语相互搭配,表现了词义的选择性。例如我们可以说“喝水、喝药、喝汤”,却不能说“喝饭、喝西瓜、喝馒头”,这是因为在“喝~ ”的语境当中,只有“水、药、汤”具有[+液体]的义位特征,而“饭、西瓜、馒头”却只有[-液体]的义位特征,后者只能在“吃~”的语境中出现。因此,语境会对词义产生制约,只有符合语境的词义才能被选择和显示,否则便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三、语境分析对词义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语言运用中,词义和语境紧密相连,从语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词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动态语境:词义研究的必要条件

  语境分析在词义研究方面最首要的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以往词义研究仅局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传统,将词义研究的视野由语言内部转向宽广的外界语境。传统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词汇的语言义,而忽视了对其动态言语义的分析,将语境的因素排斥在语言本体的研究之外。实际上,语境与词义密不可分,动态语境更是词义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语境渗透:词义发展的有效途径

  语境对词义的发展和演变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词义的言语成分和语言成分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许多言语义是在语言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一些言语义还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逐渐演变成词语的语言义。

  (三)语境分析:符合汉语特点的必要补充

  与词形丰富的西方语言不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词语缺乏形态的变化。而且,悠久的历史为汉语沉淀出极为丰富的词汇,加上中国人倾向于含蓄、婉转、隐晦的表达方式等,使得语境在汉语词义分析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中善用的比喻、婉言、双关等修辞方式,如果没有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甚至深层的社会文化语境为依托,仅凭字面词义就想顺利完成交际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广义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其对词义的影响更是一种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就无法读懂《红楼梦》的深刻内涵;假如不了解旧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就无法体会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因此,结合语境来进行词义分析,不仅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有效方式,更是理解汉语词汇深层内涵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语境对词义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使词义变得单一而确定,灵活而生动,并成为词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为词义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和依托。因此,词义依赖语境,词义研究也必须结合语境分析才能够真正做到完整和科学,离开语境,词义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于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东方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论文

2.最优化理论视域下的课堂管理研究论文

3.现象学方法视域下的大数据实验室研究论文

4.“场”视域下的课堂与学习论文

5.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

6.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论文

7.动态语境和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论文

8.词汇与语境研究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13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