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对老舍早期作品中的语言欧化现象分析论文

老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为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作家,老舍毫无疑问的称得上是民族的语言大师。对于老舍小说的语言特色,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有过这样的论述,“老舍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却又保持了原色原香的北京话,……没有欧化句式的冗长,一切都是那样平易、自然、纯净,至少他成熟期的小说是如此。”[1]这里值

对老舍早期作品中的语言欧化现象分析论文

  得注意的是,对于“京味儿”纯正性的执着选择并不意味着老舍的小说拒绝了欧化的句法。那么,下面我们就以老舍的早期作品《二马》《赵子曰》以及《老张的哲学》为例来分析,欧化汉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在句子的开始部分使用一些表示状态的副词短语,比如“从事实上看……”,“除了……之外”,“在……之后”等。

  (1)从事实上看,天台公寓的生意并不被这两面招牌限制住……(《赵子曰》)

  (2) 除了哭似乎没有第二个办法,看了看新马褂,又不忍得叫眼泪把胸前的团龙污了(《赵子曰》)

  (3)从太阳一出来直到半夜,牛津大街总是被妇女挤满了的。(《二马》)

  对于汉语尤其是白话来说,将修饰性状语放在句首是不符合语法习惯的,这种句法多出现在印欧语系中,比如英语中的“From……,we can……” 。而它广泛的出现在老舍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显然是作家创造性的借鉴。比如(1)的现代汉语写法就应该是这样的:

  天台公寓的生意事实上并不被这两面招牌限制住……

  副词性短语一方面具有强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观察角度的变化,比如“从太阳出来到半夜”就是对时间的强调,借以表明对时间持续之久的惊奇,而“从事实上看”则提供给读者一个新颖的观察平台,下文所蕴涵的辛辣尖锐的幽默和讽刺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能被更好的表现出来。

  2、在老舍早期的作品中倒装句的身影频繁地出现,这同样也是对英语句式的吸收。应该说,不仅是北京白话,就是将考察的范围放大到整个中国传统语言,倒装也是不常见的。这样,毫无疑问的倒装的句式在老舍的作品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玛力看着他的脸红润润的,腕子上的筋骨也一天比一天粗实,眼睛分外的亮,倒故意的搭讪着向他套话。因为外国女人爱粗壮的小伙子。(《二马》)

  (2)欧阳天风的脸上透着很不自然,虽然还是笑着。(《赵子曰》)

  类似(1)句的这种倒装句,我们称之为因果倒装句。如果按照汉语所熟悉的语法规范来改写这个句子,就会变成:

  因为外国女人爱粗壮的小伙子,所以玛力看着他的脸红润润的,腕子上的筋骨也一天也比一天粗实,眼睛分外的亮,倒故意的搭讪着和他说话。

  汉语的言说习惯是“因”在前,“果”在后,按部就班地陈述一个事实,而这种因果倒装句的运用就给读者留下一种句子内部的悬念,使事实的真相或者原因在读者的猜测与疑惑中突然呈现出来。这种句法所产生的幽默与讽刺效果是传统语言习惯所无法比拟的。

  同样的,按照传统的语言习惯,复合句的主句应该位于从句的后面,因而按照汉语的语法(2)句应该改写为:

  虽然还是笑着,欧阳天风的脸上透着很不自然。

  3、由于阅读过众多的英语小说,老舍的早期作品在向英语语法借鉴的基础上,将欧化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形成了大量夹注式的句法结构,显示出独树一帜的语言艺术魅力。

  (1)可是你得看在我——你的老大哥——的脸上,到一处喝盅酒,以后见面好点头说话!(《赵子曰》)

  (2)称呼虽然不同,而老张确乎是镇里——二郎镇——一个重要人物!(《老张的哲学》)

  这种夹注式的句法结构从表面上看似乎结构较为松散,但实质上却使得意义的传达更加严密,使叙事对象的性质更准确地表露出来。这种欧化语法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有助于叙述者在价值取向和道德归属上对读者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接地宣泄作家的强烈情感。

  以上两句如果用现代汉语语法来表述,就应该改写为:

  可是你得看在你的老大哥的脸上,到一处喝盅酒,以后见面好点头说话。

  称呼虽然不同,而老张确乎是二郎镇里一个重要人物。

  4、老舍通常会在人称名词和专有名词的前面搁置较多的修饰语。这种用法与中国传统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相悖的,但是,类似的欧化句法却广泛地存在于五四作家的新文学创作尝试中。

  (1)无心中的他掏出手巾擦了擦脸;擦完了,照旧的在那里楞磕磕的站着。(《二马》)

  (2)洋人化的中国人说,李静之下地狱,是新教育被赵姑母战败的证据。(《老张的哲学》)

  (3)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的一种两条腿的动物!(《二马》)

  依照汉语的语法,通常情况下被修饰的名词应该放在较长的定语的前面,因而欧化的(3)句就可以改为:

  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一种两条腿的动物,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

  通过对老舍早期作品中欧化语言运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欧化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地联系。它推动了五四时期作家的现代性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文学快速走上向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卫中。20世纪初汉语的欧化与文学的变革[J]。文艺争鸣,2004(3):38,41。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2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7,218。

  [3] 吴福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1。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17,218。

  [5] 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45。

  [6] 同上。

  [7] 老舍。语言与生活,出口成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27。

  [1]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17,218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oshe/9044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