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离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离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

  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

  (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

  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介绍楚辞

  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出示资料: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 gēng yín )、降(jiàng )、揆(kuí)、肇锡(zhào cì)、重(chóng)、扈(hù)、辟芷(zhǐ)、汩(yù)、搴阰(qiān pí)、道(dǎo):通“导”向导

  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自由朗读四分钟后,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划分。

  明确:

  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形式特点:1、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2、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3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原来楚词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来,一般把有语助词“兮”的诗歌称为楚词。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ao/3410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