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沁园春·长沙》赏析

  导语:沁园春·长沙 百科名片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这篇诗的赏析,欢迎大家学习。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朗读:气势应该很足 注意停顿和押韵 。

  上阕的景物是由远即近,由高到低,由静即动。其中又包含了描写颜色的词语,使整个秋景多姿多彩。几个动词的运用,如:“击”,“翔”,“竞”写出了警务的生机勃勃,十分有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上阕看似描写如画的秋景,实际上写景中隐隐透着一种豪迈的'气势。前几句中已有暗示:“看万山红遍”是指大好的革命形势;“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实际上是指出了生机蓬勃。上阕以激扬的笔调写景,实则是凸显作者的磅礴气势和其志存高远。而最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更是将情感提高到了一个极致。一个问大地,实际上问的是天下的劳苦大众,声讨的是军阀统治的黑暗。从而能看出毛泽东当时的志存高远。

  本词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上阕写景,句句有情,在描写象征长城、大河、高山、高原时,倾注着赞美祖国。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生意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

【《沁园春·长沙》赏析】相关文章:

1.《沁园春·长沙》课文赏析

2.《沁园春长沙》赏析及答案

3.《沁园春·长沙》句子赏析

4.优秀《沁园春·长沙》赏析

5.《沁园春 长沙》课文赏析

6.沁园春 长沙赏析

7.《沁园春.长沙》全文赏析

8.《沁园春 长沙》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44364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