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悼念外婆的悼词(2)

悼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2:

  我的外婆,于2010年6月23日下午6时左右,忘悼人间的一切怨与恨、情和爱,以及烦恼忧愁,一个人悄悄地走了。她是从拆迁安置小区的车库走的,今天——6月26日上午,在地处甘泉山的邗江殡仪馆火化升天了,我们将她的骨灰安放在家乡的花苑公墓,与我的外公“住”在一起。

  外婆,天堂梦好,一路走好,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外婆名叫蔡晓兰,属兔,生于1928年1月16日。她虽出生在农村,却在上海的大都市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因为他的父亲到过东洋日本,在上海做理发安家落户,算是一名小资产阶级。外婆在上海的洋学堂里念过书,认识几个字,会做一手好针线活。因为尊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婆回到扬州农村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外公,从此开始了艰难痛苦的一生。

  6月20日下午,妻与子看望外婆回来,说外婆喘得严重,要我去看一眼,可能不久于人世了。傍晚,我步行穿过小区,来到安置小区一幢安置房的车库里,看见外婆坐在床边上喘着粗气,脸上浮肿严重,眼睛几乎成了一条线。我叫了她一声,她似乎听见了,嗯了一声,然后重重地倒在床上休息了。站在旁边照顾外婆的老太说:“你婆婆三天不吃东西了,今天稍微好一点了,只喝了一小碗粥。”我也不以为然,因为外婆患有心脏病、肺气肿等慢性病,卧病在床一年多了。可这是我与外婆生前的最后一面。

  回想外婆的一生,不觉黯然泪下。外婆与我家在一个生产队,小时候经常到她家玩。解放前她家开磨坊,在镇江开了两爿酱油店,还准备到上海开店,拥有两排前三、中五、后七的三进大瓦房,还有几十亩地,是方圆左右赫赫有名的富户,家里有外地的雇工。这是外公的祖父在一方天地里挖土、填河、造路、建房,搞小作坊,奋斗几十年创下的家业,算得上小资产阶级了。

  解放后,外婆家定为富农,镇江的店没收了,家中的土地交公了。“文革”期间外婆家社会地位极低,经常挨批斗,被人瞧不起,子女抬不起头。外公性格不好,不会见风使舵,一条道走到黑,八匹马拉不回头,不接收政府的没收政策,被流放到青海多年,下放到镇江石灰窑拉板车,后回乡在生产队耕地放牛。外婆在家务农,帮腿脚不便的大舅舅一起做缝纫。我家有什么大办小事,都是外婆操办,每年春节前给我做一身新衣服,还给点压岁钱。小舅和小姨比我大几岁,经常一起玩,看露天电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拨乱反正,取消了成份论,外婆家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生活也因粮油丰收逐步改善了。外婆家门口开了一条生产河,将属于三公公的三间房子拆除了。八十年代中期,外婆与家人省吃俭用,将老房拆除,分别在老房基与新河边新建了三四间平房,给两个舅舅。之后为子女上学、工作、结婚操尽了心,还将孙子孙女带大。

  一九九0年,外公去世了,外婆孤单了,可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一九九六年底,我结婚了,次年有了儿子,外婆高兴不已,我妈忙不过来带孙子时,也帮忙照应一两个小时。应当说,外婆过了几年幸福生活,闲暇时在房间里烧烧香、念念经,与庄邻看看麻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痛也折磨着她。特别是近两年,由于拆迁的缘故,外婆只好租住在安置房的车库里,行动也不方便,只好请了一个人照应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aoci/1052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