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为了解你的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调查,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语文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填表人基本情况: ( ) 年级 填写时间: ( )

  1.你觉得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 )

  A 没必要 B 有必要 C 说不清

  选A 0人 选B 30人 选C 0人

  2、 你的预习是 ( )

  A老师的要求 B 自己的习惯 C家长的要求

  选A 25人 选B 1人 选3人

  3、 你平时经常预习语文吗? (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选A 10人 选B 20人 选C 0人

  4、 你喜欢预习语文吗? ( )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选A 15人 选B 2人 选C 13人

  5、 你觉得预习对学习新课效果如何? ( )

  A效果很好 B 一般 C没有什么效果

  选A 8人 选B 22 人 选C 0人

  6、 你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 ( )

  A15分钟 B半个小时 C一个小时 D一个小时以上

  选A 23人 选B 7人 选C 0人 选D 0人

  7、你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如何?( )

  A、每次都能完成 B、有时候能完成 C、经常不能完成

  选A 20人 选B 8人 选C 2人

  8、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 )

  A、总会预习 B、有时会 C、 不预习

  选A 3人 选B 25人 选C 2人

  9、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 )

  A、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 B、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我必须完成。

  C、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D、不知道

  选A 20人 选B 8 人 选C 2人 选D 0人

  10、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 )

  A、自己主动预习 B、不预习

  选A 12人 选B 18 人

  11、预习中你使用过课课通之类的教学参考书籍吗 ( )

  A、正常使用 B、不使用 C、 有时会使用

  选A 20人 选B 8 人 选C 2人

  12、使用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籍是为了 ? ( )

  A、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B、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选A 6人 选B 19 人 选C 5人

  13、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 )

  A、自学生字词 B、读通、读熟课文 C、了解课文大意 D、查阅资料

  E、质疑问难

  选A 6人 选B 10人 选C 6人 选D 7人

  选E 1人

  14.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喜欢做哪些?可以多选 ( )

  A、读课文三遍,家长打分。B、抄写认读字及拼音,给读写字扩词。

  C、标出自然段或小节。D、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E、抄写词语及多音字。G、给课文读划批注。

  选A 30人 选B 30人 选C 30人 选D 1 2人

  选E 8人 选F 12

  15、通过预习,你通常能达到下面的哪几个目标( )

  A、能准确流利高声的朗读课文 B、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D、 能简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E、能搜集到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F、能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疑问,并尝试探究。

  选A 9人 选B 8人 选C 8人 选D 3人

  选E 1人 选F 1人

  16、你知道为什么要预习吗?如果知道请简单地写一写。

  17、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有何想法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在本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1、学生们预习主要是完成教师的作业任务,没有实在的内动力。2、学生预习只是读读课文、查查字词,没有进行深入预习。3、学生们通过预习达到的效果不够好。

  三、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没有养成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 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预习的主动性差

  学生们预习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尝到预习所带来的甜头。

  3、学生不会预习,方法欠缺。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摘 要】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越来越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就业期望;就业城市;起薪;单位;工资福利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大变革,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的这种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院校,有一般高校的特点,又有师范院校的特点,学科设置较为齐全。华中师范大学地处中国的中部武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为本研究提供齐全的样本,因此对华师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全面地体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我们的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立足于武汉市就业生态环境,针对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期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也对公众观念中一般理解的大学生就业观偏差进行研究,还原事实真相。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20xx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5分,回收问卷474分,问卷回收率93.86%,有效问卷有效率82.77%。其中男生占33.1%,女生占66.9%。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被试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被试基本的就业期望:最低接受就业起薪、期望的就业单位和择业考虑。本次调查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最低期望。根据调查结果统计,44.5%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为20xx-3000元,35.9%最低能接受的起薪为3000-4000元,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4000-6000元之间,另有7.2%的学生选择20xx元以下,2.6%选择6000元以上。据调查,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500-3000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0.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xx-4000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

  (二)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在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上学校占最大比例57.4%,其次为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相差较小,分别占25.3%,23.2%和22.8%。但仍能看出大学生更愿意到具有国家性质的单位工作。由于本次研究中免费师范生占53.1%,免费师范生被要求本科毕业后必须到学校工作,另外也会有非师范的学生期望到学校工作,所以本研究的结果中会出现学校占绝大比例,这也体现出师范大学的特色。

  (三)大学生的择业考虑。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和就业城市是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三大因素,31.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工资福利,26.3%的大学生将发展前景作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18.6%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就业城市。有1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时首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另有7.4%和2.6%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工作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三、讨论

  (一)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500-3000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0.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xx-4000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尽管数据样本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月起薪,但由于本次研究被试是大三的学生,非毕业生。被试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现在毕业生的实际起薪也是正常的,这表明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下,高校毕业生持续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包括期望工资)越来越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最受大学生择业时的青睐,大学生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说明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舒适稳定的工作。这也反映出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间的差距仍然明显。也侧面反映了“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二)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最为关注的事工资福利,反映了大学生希望在毕业后尽快获得较大的经济回报。从教育投入这方面分析,本科毕业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读书到大学本科毕业,期间读书时间长达18年,在这18年的时间里,家庭的教育经济投入非常巨大的,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段读书的时间里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所以学生自身和学生的家庭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快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收回教育投入。

四、对策与建议

  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的认识仍不够深刻,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首先,从学生入学开始,要纳入就业形势与人才素质结构相关的知识与教育,促使大学生一开始就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培养的中期阶段,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合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融合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在获得丰富科学知识的同时又丰满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在大学生毕业阶段,就业指导则应侧重于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正确定位。同时,广泛开展择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如何设计简历、如何面试、如何寻找工作信息)和订立合同等就业训练和就业服务,注重诚信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19678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