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生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为了解你的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调查,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语文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填表人基本情况: ( ) 年级 填写时间: ( )

  1.你觉得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 )

  A 没必要 B 有必要 C 说不清

  选A 0人 选B 30人 选C 0人

  2、 你的预习是 ( )

  A老师的要求 B 自己的习惯 C家长的要求

  选A 25人 选B 1人 选3人

  3、 你平时经常预习语文吗? (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选A 10人 选B 20人 选C 0人

  4、 你喜欢预习语文吗? ( )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选A 15人 选B 2人 选C 13人

  5、 你觉得预习对学习新课效果如何? ( )

  A效果很好 B 一般 C没有什么效果

  选A 8人 选B 22 人 选C 0人

  6、 你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 ( )

  A15分钟 B半个小时 C一个小时 D一个小时以上

  选A 23人 选B 7人 选C 0人 选D 0人

  7、你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如何?( )

  A、每次都能完成 B、有时候能完成 C、经常不能完成

  选A 20人 选B 8人 选C 2人

  8、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 )

  A、总会预习 B、有时会 C、 不预习

  选A 3人 选B 25人 选C 2人

  9、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 )

  A、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 B、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我必须完成。

  C、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D、不知道

  选A 20人 选B 8 人 选C 2人 选D 0人

  10、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 )

  A、自己主动预习 B、不预习

  选A 12人 选B 18 人

  11、预习中你使用过课课通之类的教学参考书籍吗 ( )

  A、正常使用 B、不使用 C、 有时会使用

  选A 20人 选B 8 人 选C 2人

  12、使用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籍是为了 ? ( )

  A、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B、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选A 6人 选B 19 人 选C 5人

  13、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 )

  A、自学生字词 B、读通、读熟课文 C、了解课文大意 D、查阅资料

  E、质疑问难

  选A 6人 选B 10人 选C 6人 选D 7人

  选E 1人

  14.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喜欢做哪些?可以多选 ( )

  A、读课文三遍,家长打分。B、抄写认读字及拼音,给读写字扩词。

  C、标出自然段或小节。D、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E、抄写词语及多音字。G、给课文读划批注。

  选A 30人 选B 30人 选C 30人 选D 1 2人

  选E 8人 选F 12

  15、通过预习,你通常能达到下面的哪几个目标( )

  A、能准确流利高声的朗读课文 B、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D、 能简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E、能搜集到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F、能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疑问,并尝试探究。

  选A 9人 选B 8人 选C 8人 选D 3人

  选E 1人 选F 1人

  16、你知道为什么要预习吗?如果知道请简单地写一写。

  17、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有何想法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在本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1、学生们预习主要是完成教师的作业任务,没有实在的内动力。2、学生预习只是读读课文、查查字词,没有进行深入预习。3、学生们通过预习达到的效果不够好。

  三、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没有养成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 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预习的主动性差

  学生们预习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尝到预习所带来的甜头。

  3、学生不会预习,方法欠缺。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在本次调查后推出了《20xx年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富有针对性地重点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和就业压力等内在动因进行了考察。其中主要发现包括:

  1、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三因素模型

  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其中属于发展因素的“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大”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中华英才网总 裁、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张建国表示,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在初次就业时期,未来发展、物质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支配着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对于促成大学生与企业匹配的机构, 需要从多层面解释和把握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预期偏高

  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偏高,体现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调查反应出,大学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xx-3000元,硕士、MBA和博士则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档位,同时,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数为1800元。而对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去年12月发布的《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的数据,专科毕业生起薪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显然,大学生薪酬愿景仍实际情况存在相当的差距。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这种情况也印证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史密斯.霍尔伯特(Smith Herbert)的论断: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资质高于平均水平,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预期水平的偏高。张建国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对自身收入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

  另一方面,张建国还认为,大学生每年接受大学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学费 、食宿费用等)约10000元,四年就达40000元。这样,大学生只有寻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以保持净预期收益不变。因此,大学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两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

  本次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 观实际的问题,如求职竞争激烈、家庭需要、爱情与好工作难以兼顾等,张建国认为,这 些问题通过训练或者咨询是难以解决的。但针对另一类由主观原因引起的压力,如自我认 识不清、缺乏求职技巧和经验、认为自己专业不对口不利于就业等,张建国则表示,这些 问题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 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在报告中指出,“从治本的角度来说,或者我们应该反 思当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从治标的角度来看,学校和院系的相关部门应该更多的与大学 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弄清楚未来工作的方向。”

  4、实习锻炼有助于就业

  报告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毕业之际选择就业;而招聘网站是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过兼职、实习经验,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小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在校期间没有兼职经历或兼职时间短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相对更模糊,更缺乏求 职技巧和经验;而有过一定兼职或者实习经历的大学生的获取渠道相对更为丰富,就业压力 相对较小。

  张建国认为,这个结论体现出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积极性以及准备的充分性,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借鉴依据——兼职或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为未来工作的先期准备,在兼职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式求职带来多方面的帮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2085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