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社会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投投贷、名校贷、趣分期、任分期……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各种的借贷平台纷纷出现。既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又有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p2p贷款平台,还有用于信贷的平台,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毫无疑问,部分借贷平台是针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因此又称之为“校园贷”。据了解,“校园贷”的一年息通常超过20%,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再加上大学生没有收入能力,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的案件不在少数。

  为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和使用状况,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校园贷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7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y Day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山东省青岛市各高校进行实践调研,力求充分发挥校园贷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校园贷成为大学生们的“噩梦贷”。

借贷普遍化——欲望需求刺激冲动消费

  7月的青岛,天气闷热,空气中也充满了燥热与疲倦,虽有阵阵微风,但也吹不走这炎热的酷暑,与之相伴的,是穿梭于各高校间的Pay Day实践队队员们的身影。

  “校园贷呀,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好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校园贷?没用过,也不想去用,容易招惹麻烦。”“我每月的生活费足够我去使用了,肯定不会去用校园贷。”在山东科技大学的走访过程中,近八成学生坚定地否认了自己使用过校园贷,但当实践队普及过后,许多学生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已经习惯了校园贷,而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花呗、分期购物和京东白条。

  实践队在采访了大约50名学生后发现,有近七成的在校大学生在无意识中使用过这些大金融平台的校园贷,而使用的最根本原因,是当前生活费不能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消费,而当问及所使用的校园贷主要消费方向时,有五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生活消费中的点点滴滴,有近三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酒店聚餐消费,也有二成的大学生用于购买大宗消费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贷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性别差异,男生呈现出虚拟性消费比例增强、物质性消费比例减少的特点,而其中绝大多数都用来充值购买QQ币、游戏币、直播礼物等;而对于女生,则主要集中于贵重物品、消耗型与服务型物品的消费,如化妆品、美容、首饰等。

  “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想太多,有时候第一眼看中了,就想把它给买了,但是自己的生活费又不太够,就直接用校园贷去付款了,其实就是冲着那一股‘想要’的劲,有时候等到买完了之后,甚至是付款的那一瞬间,才感觉到后悔,感觉到不值得。”在这些众多校园贷消费之中,冲动型消费占据了主导。

辅导员支招——“家校”联动树立合理观念

  “对于规范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作为大学生成长生活的引路人,我们辅导员的却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帮助大学生改正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合理使用校园贷,Pay Day实践队员在采访完学生后,又采访了大学辅导员,试图从辅导员那里寻找答案。

  “我认为我们辅导员能做的,首先就是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校园贷,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文学院20xx级辅导员崔洋说,”消费本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计划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忽视消费计划,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许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这种冲动和盲目消费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校园贷之中,而一旦陷入这个陷阱,将会掉进无尽的深渊。因此,我们辅导员应该开展关于消费理念的年级会议,让他们了解校园贷,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远离还款的压力,还可以让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

  崔洋还认为,要改善校园贷使用的当前状况,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联络,形成一种沟通联络机制,时刻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及时疏导、劝导,打消不合理的消费思想和念头,从源头上改善这种情况。

打开新世界——亲身体验探索多角度原因

  “现金和支付宝的里的钱都不够了吗?你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点这里,把支付方式换成花呗。”某餐饮店的老板给实践队员指点。

  为了获取校园贷使用的第一手资料,从更多的角度发掘校园贷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原因,Pay Day实践队队员决定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切实地体会去感受校园贷。

  “我以前真的没用过,今天第一次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我现在都害怕自己以后会沉迷进校园贷里面呢。”实践队队员张醒打趣地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便利和低门槛,难怪这么多人会陷入其中呢,校园贷不需要太多像银行一样苛刻的条件,不需要很复杂的流程,只需要一个支付宝的账号,就算现在身上没有一分钱,你依然可以逛街购物、吃饭、买东西。”

  经过队员的亲身的实践发现,不论是在淘宝、天猫上,还是在实体店铺购物,不论是大物品,还是小物品,都可以使用校园贷进行支付。但是,也正是由于校园贷的这种便利和低门槛,才导致许多大学生消费欲望无限膨胀,完全不顾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无节制的使用校园贷消费,最终只能”挖东墙补西墙”,甚至酿造出悲剧。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Pay Day实践队将会继续深入调查,寻找校园贷的运行机制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寻求更好更合理的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机制。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根据全国妇联XX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全国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两者之和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省份。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从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已超过50%,而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也已超过40%。可见除中西部地区外,留守儿童也分布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根据妇联《报告》,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入学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7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调研的准备

  基于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社团总会为了调研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前期由覃桂东团长等同学来到覃排社区考察调研场地。

一、 明确调研目的:

  关爱留守儿童,提高自身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二、 考察调研背景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三、调研时间

  XX年7月19日—7月25日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通过和覃排初中蓝老师的谈话中得知,覃排社区的儿童中95%

  的儿童为留守儿童。很多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xx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覃排社区外出打工主要原因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XX年7月22日,调研组在覃排社区第一书记黄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瓦窑庄,为留守儿童进行安全课的宣讲。

  通过对瓦窑庄覃书记的采访得知,瓦窑庄是一个由清水河环绕的村落,由于上学需要通过摆渡,然而很多儿童未到达能够掌握摆渡的年龄,而村庄里的教学条件也不能满足适龄学生,庄内只有一个教学点,教学点只有16个学生,而且由于年龄相差较大,而且数量较少,学校采取复式教学的方法,16个学生开一个班,而3到6年级的学生则寄宿学校,一周只能周末回家。

  因此家庭教育亲情缺失、学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会教育空白,使得各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一)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关爱,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到他们对外界的认识,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二)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加重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原父母的监护责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这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大部分对留守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所以过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有时还要替孩子所造成的过错承担责任。另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隔代亲成为了教育的障碍,老年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监护人的过度溺爱或放纵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

(三)学校的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教育上也是如此。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严重的负债率导致了农村学校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而且政策性补贴及福利费全靠学校自己解决。教育资金的严重缺乏使得农村学校教师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教师大多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

(四)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相当不够,使得留守儿童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有关人员调查中的三个镇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留守儿童任何实际的问题。薄弱的社会教育,匮乏的教育资源,陈旧的教育观念,这些因素导致了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此外,农村的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得我们的志愿者老师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虽然前路困难,虽然我们力量微薄,但是我们只希望能看着他们开心快乐的成长,只希望能为他们贡献一点点自己的力量。我们只能耐心的从小事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1、在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我们不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我们想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们不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

  3、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我们尽量充分冷静,等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

  5、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经过几天的相处,有些小朋友已经能够以朋友的身份和我们的志愿者相处,有些小朋友也能和我们的志愿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虽然关系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却给我们的很大的欣慰。只要有一点点的成效,我们仍然会继续己微薄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3261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