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选题目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应当说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目标要求。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既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所谓软件包括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公共服务、新社会保障和新精神风貌。由此可见,新设施"首当其冲"。基础设施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行官"、"桥头堡"。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有必要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以利于规划和建设,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我想这也是此次调查的一个着眼点。

  四、 方案设计及调查方法

  方案设计:将基础设施分为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六个方面。

  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

  2、 走访

  3、 "采风"

  4、 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找资料

  五、 调查结果

  1、 总体概况

  调查显示我村总面积为8.3平方千米,下辖35个村民组,人口3571(06年) 注:下表系普查数据

总人口数(人)

3571

劳动力总数(人)

2240

06年外出务工人数(人)

1580

长年在外经营人数(5年以上者)

             82

06年出生人口数(人)

             49

  我村面积大人口多,为我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劳动力近3/5外出务工,全村经济明显呈现出"打工经济"的格局。由表可得全村人口出生率为1.39﹪,为低生育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

  2、 建设

  全村道路总长度达18.6公里,基本实现主干道铺设柏油路;各村民组内沙石路也有所进展,主要由村民自己出资,每人10元;06年全村实现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安装卫星接收装置6处;池塘、水库在往年基础上有所修复、深挖;已实现户户通电;06年通过政府扶助修建上百个沼气池,政府补助水泥和设备200元,人工由村民自己承担;村小学校舍得到新建;村集体树林实现伐后再植。

  3、 收入

  调查显示,06年全村全年总收入为5.1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收入为1.8万元,属低收入水平,这与村里企业少有关。村民人均纯收入为2700元,与全省基本一致,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农业深入所占比例小。

  4、 支出

  村里主要支出为村委会委员工资(4600元每人/年,3人),另外由于2000年以前农业税陈欠,村里累积债务达10万元之多,因此每年的财政拨款村里拿出一部分用于还债,以致其他方面资金拖欠或不足。村民支出主要有子女学费生活开支人情往来和生产。

  5、 生产

  全村耕地总面积3342亩,人均0.94亩,大部分为水田,06年基本得到耕种,且多种两季,主要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00㎏左右。耕种主要靠畜力(牛),人工,机械运用不多。村里有私营企业两个,全年总产值为15万元,可称"微型企业"。

  6、 生活

  在家村民主要以吃穿住行、农活、家务度日。农忙时早出晚归劳作于田间,农闲时亦有许多农活家务,少有休息时间。只到春节才得真正清闲,但此时走访亲戚、请客吃饭也是累人之事,每到这时四邻常凑在一起闲话家常,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打麻将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也时常可见;因生活必需,村民每隔几天就会去商店一趟,因此"去商店"也就成为农家生活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部分村民亦有赶集的习惯;还有部分村民定期(周三、周五)去村里的基督教堂做礼拜,但他们不是真正的教徒。

  7、 其他:

  近年村里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现象滋长,花费少则近万,多则几万;村民普遍对大学生有羡慕追捧感,对村领导也是如此;06年不少村民改种田地为种植杉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668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