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农村祠堂功能作用的调查报告(6)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有关部门重视度不够

  据集资重修祠堂的内部族人介绍,政府、村委会对祠堂的重修资金没有给予过任何的资助,完全是由族中人自己商量,按照男丁人口自愿出资修建的。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赤谷村的刘氏祠堂在重修宗祠时男丁每人出资1000元、女丁每人出资300元,而书山村的李氏祠堂在重修时因为当地的李氏家族人口比较少,女丁又不参加出资重修祠堂,因此李氏祠堂重修时每个男丁的出资额是3000元,这个数字真不小,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承担这笔费用无疑有些困难。另外,很多地方的村委会和乡政府都没有利用祠堂来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场所,认为祠堂仅仅只是某一姓氏家族的活动基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毫无关系,从不干涉或是过问祠堂内部发生的大小事务。

  3、祠堂本身条件有限

  祠堂功能的发挥和应用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资金问题、空间不足、缺少人力物力的支持等等。要把祠堂发展为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阵地,管理宗族的财务出纳,照顾鳏寡孤独,发展成农村休闲娱乐聊天场所或是先进文化传播、教育的重要基地,都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足够的资金。在农村,现有条件下祠堂要发挥这些功能似乎比较困难。

  4、宗祠的发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宗祠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发展相对于时代比较滞后。尤其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进步的今天,宗祠文化的发展和弘扬都比较落后,作为传统文化,也有其保守的成分,还有很多族中的杰出人士在一举成名之后也不怎么注重宗祠的扩建发展。而且,村里的人大多没有发展和弘扬祠堂文化的想法,大多数只是把祠堂看做是单纯的宗族符号的标志,只是为了保留对祖先的悼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845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