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动成果
一、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
(一)本次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客观准确地了解唐山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为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有针对性建议。
2、调查对象
唐山市部分老年人(根据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3、调查内容
(1)被调查者构成分析
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情况。
(2)被调查者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调查者的生活忧虑、最担心的养老因素以及对待生活等的态度。
4、调查实施情况
(1)样本容量
200份
(2)调查实施时间
(3)人员分工
(2)调查质量控制
共安排7名调查员。 对所有调查员进行了访前培训。
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率100%。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了100%的卷面复核,全部问卷填答均合格。
(5)数据意义及使用说明
本次调查最大程度地遵循了随机原则,调查实施与监督控制较为严格。本次调查结果主要用于对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研究,考虑到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民众展开。
本次调查对相关民众意见的把握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不适用于在设置的具体置信度和误差范围内进行数据的推断。
(二)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1、 性别构成:56.8%被调查者为男性
此次调查中,男性被调查者占56.8%,女性被调查者占43.2%,男性被调查者略多于女性。(见图1)
2、 教育构成:23.5%的被调查者学历为高中以上
老人的受教育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被调查者中,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者占35.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者占37.8%;具有高中文化及同等水平者占18.9%;具有本科或大专及其以上文化水平者占8.1%。(见表1)
文化程度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小学及以下7035.135.135.1
初中7637.837.873.0
高中/职高/中专3818.918.991.9
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168.18.1100.0
表1
合计200100.0100.0
3、收入构成:43.2%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1000到2000元之间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收入500元以下者占18.9%;收入501—1000元者占13.5%;收入1001—2000元者占43.2%; 收入2001—3000元者占16.2%;收入3000元以上者占8.1%。(见表2、图2)
月收入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500元以下3818.918.918.9
501—1000元2713.513.532.4
1001—2000元8643.243.275.7
2001—3000元3216.216.291.9
3000元以上178.18.1100.0
合计200100.0100.0
图2
表2
(三) 老年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图3
4、老人理想的居住形式:48.65%的老人选择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但子女最好在附近。另外,选择和子女配偶一起居住的也占到了29.73%。可见老年人对家庭亲情的依赖是很强的。(见图3)
5、
图4
老人生活中的主要担忧:经济压力和自身健康问题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分别占到29.3%和27.03%。其次,调查中29.73%的老人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主要的担忧。(见图4)
6、孤独感和自卑感:调查中有占48.6%的老人在生活中有孤独感和自卑感,其中约3%的老人在大部分时间都会感到孤独和自卑。(见表3、4)
生活中是否经常感到孤独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大部分52.72.72.7
一小部分时间9245.945.948.6
从来不10351.451.4100.0
合计200100.0100.0
表3
生活中是否经常有自卑感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所有时间52.72.72.7
一小部分时间9245.945.948.6
从来不10351.451.4100.0
合计200100.0100.0
表4
6、对生活的满意度:调查中约有21.6%的老人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认为现在的生活不能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见表5)
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非常满意3216.216.216.2
满意12562.262.278.4
不太满意4321.621.6100.0
合计200100.0100.0
表5
7、月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图表显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大致随着月收入的增高而增高。
通过以上调查和数据显示,唐山市老人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1、对亲人的过度依赖,空巢老人尤为严重。
人到暮年,社会活动也减少了很多,一切都将近尾声,加之健康原因,对于伴侣和子女等家人更为依赖,而丧偶独居老人精神情感需求处于缺乏状态,更容易产生老年人心理问题。再者,中国是一个传统观念很强的国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老人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子女陪伴在自己身边。
2、经济和健康状况是老人生活中的两大担忧
由于中国现在的养老体系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需要,所以老人的养老问题主要还是依靠个体和家庭解决。养老的经济压力成为老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也顺其自然,目前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有老人的退休收入和家庭的养老支出,其次是养老保险和政府、社会的养老支持。
身体是养老的本钱,健康状况必然是老人要关心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老人也学着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保持身体的健康。
3、自卑、孤独心理
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或孤独感,并且一般自卑感强的老人孤独感也比较强。同时调查发现,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程度同老年人的自卑心理和孤独心理大体成反比例关系。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靠的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而老年人自身能力不断下降,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或社会地位的下降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男性较女性更明显。自卑心理又极有可能引发老年人的孤独心理,再者,人到暮年,社会交往逐渐减少,加之子女忙于工作缺少或忽视关心老人心理需要,这些都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心理。
4、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调查中20%以上的老人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认为现在的生活不能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一是我国现在有关老年人的基础设施和专门活动场所欠缺,二是老人自身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5、其他心理问题
“老小孩”状态,在老年公寓和福利院的调查采访中,工作人员都像我们介绍了这一情况。人老了以后,心态就会向“老小孩”状态回归。承受力、忍受力都大不如前,一遇到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老人之间闹矛盾甚至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
偏激心理,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情绪变化日益明显。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这种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有遇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31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