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广东城市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4)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总结

  1. 总体来说,广东微博网民的关注议题以民生为主,偏向衣食住行等生活化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等这些老大难的问题依然是横亘在广东微博网民心头的阴霾,关注度普遍较高。

  2. 议题满意情况中庸,对腐败、物价和房价问题最不满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有59.7%的广东网民对上述议题表现出满意,有40.3%的广东网民对上述议题表现出不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几乎各占一半,这说明民众对于上述议题的立场已经形成了分化。腐败问题、物价上涨问题、房价问题分别以65.1%、60.4.3%、56.7%成为广东微博网民最不满意的三个议题。这也为地方执政者提出了较为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表明了要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在社会心态方面,总体上来看,广东微博网民正面情绪高于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指数为26.3%,负面情绪指数为16.7%。(部分网民的微博内容中并不能感受到其对相关议题态度,因此正面情绪指数和负面指数的总和不为1)社会心态总体呈现积极倾向。

  4. 技术人员对贫富差距感知最小,老龄化与养老是农民和普通工人最担忧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在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和看病就医问题的得分中排名最高,心态相对较好,深圳地区体制内人员则在腐败问题和物价上涨问题中相比其他地区人群满意度较高。老龄化与养老是农民和普通工人最担忧的问题,相比之下,体制内人员最为忧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5. 生活娱乐类话题是网络舆论场的主流,热点时事涉及较少:从广东省整体议题关注度来看,资讯公告、娱乐生活、交通资讯三个议题的关注度较高,而时事热点、天气资讯和体育资讯议题关注度相对较低。整体舆论场主要是围绕生活服务类信息展开的,很少涉及到国家政治大事的舆论。

  英哥尔哈特在“世界价值观点”中通过多国数据提出,现代价值观已经从强调经济和安全的“物质主义”转变到了强调自主和自我表现的“后物质主义”。他认为价值观的转变有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匮乏假设”,即物质必需品和人身安全与生存直接相关,物质匮乏时期会让人们把“物质主义”目标放在首位,在物质满足后,人们的归属感、尊重、审美等“后物质主义”目标开始出现。第二个假设是“社会化假设”,即个人的价值观是其未成年期的社会条件决定的,过去的几十年,发达工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是在摆脱了饥饿和不安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王俊秀,“推动社会心理建设,化解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P10-14))。

  同样的,我们城市中成长的80后,尤其是90后和00后这一代人大部分是没有经历过严重物质匮乏的时期,表现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但60后和70后又是拥有着长期物质匮乏的集体经历,同时地区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共同导致了国内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两种价值观同时存在的不平衡现状。

  对广东省四大区域的网络社会心态分析,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区域间的差异和不平衡,这也表明,在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挑战在于互联网让民众的表达更为多样和复杂,机遇在于政府可以更加便捷与民众互动和沟通,通过互联网等多渠道的信息和数据传递方式,快速了解不同社群的利益诉求,了解不同地区较为突出的议题关注和社会感受,并以此为依据沟通和施政作为,达成社会共治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688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