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范文(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发展机遇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加上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目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体力劳动。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自己又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闹事。

  症状三:管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格控制,所在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建房条件、提出建房申请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办法,如××村最多的时候压了68户符合建本文文秘范文 房条件的建房申请。由于缺乏有效的疏导办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导致该村一方面建房杂乱无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闲置、荒废。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居住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化差异,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化相融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区边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在××村村民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自行其是;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在生活习惯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256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