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课中渗透,注重引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各科教材中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又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所使用的时间最充足,频率最稳定。在教学中渗透着行为规范内容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明显。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每册课本都安排此项内容 。因此,我们教师都应认真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教育素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数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健康教育、体育等涉及养成教育内容最直接的学科,更应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树立榜样,身先垂范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可以以伟人名人故事为榜样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评选出“学习星”、“劳动星”、“文明星”、“卫生星”“希望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82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