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结婚类的感谢信(4)

感谢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五: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生于1949年的湖南籍宛女士,有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愿望。

  在9个月大时候,宛女士的左手掌被严重烧伤。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宛女士的手掌的伤口最终愈合了,只是遗留了严重的后遗症!首先,大拇指和第四、第五手指与手掌的伤口粘连后长在一起,这就好比用502胶水把这几个手指粘在手掌上,60多年不能动弹,痛苦的感觉可想而知。其次,第二、第三手指也因为强大的手掌疤痕而形成钩状而长期伸不直!严重的畸形让左手丧失了基本的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宛女士只能靠第二、第三手指非常有限的抓钩活动,来证明这只手还没有完全残废。电影里面,没有手的海盗头目往往安装了一只铁钩,宛女士的情形有点类似于此。

  而实际生活中,宛女士的困扰还远未止步!畸形的手指导致指缝透气、透水很差。手指缝也逐渐出现讨厌的“脚气”味,旁人都敬而远之;而每天洗碗擦桌后,左手残留的水汽腐蚀了手掌皮肤。时间一久,左手掌甚至开始糜烂,感染化脓!

  严重的左手畸形困扰了宛女士60多年。从懂事开始,宛女士就没少遭受嘲笑,一直到结婚成家,甚至到儿子娶媳妇,宛女士一直都自觉抬不起头!如何矫治左手的畸形,成了宛女士心里最最深处的愿望。八十年代末,宛女士也曾到过乡镇医院就诊过,当时医生就建议宛女士截掉屈曲得很厉害的第四、第五指,暴露出指缝,解决“脚气”和感染的问题,当时宛女士家人不同意,这事就一直拖着。

  2013年,宛女士随着儿女来到汕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事再次被提起。宛女士儿媳妇打听到亲戚家小孩因为“并指”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成功进行了“分指”矫形手术治疗。她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家婆找到当初给亲戚家小孩做手术的王庆生主任。凭着丰富的矫形外科经验,王主任判断这起病例虽然诊断容易,治疗上却是难上加难,尤其想保住手指!第一,多年的粘连和挛缩让手指每个关节都僵硬不堪,手术中掰开手指后如何阻止其回缩,如何覆盖拇指和手掌新出现的伤口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儿童期及青春期的发育,往往让手指内部血管、神经短缩,手术中掰开手指如果不注意轻柔操作就可能扯断,那将是截掉手指的严重后果!第三,老年人手术,尤其是长时间精细手术对于麻醉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挑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研究病情,敢于挑战技术难题的王主任为宛女士制订了两阶段的治疗方案。第一阶段,王主任把宛女士的大拇指从手掌分离出来,应用钢钉固定好,并在大拇指和手掌上新出现的伤口上移植了自体皮肤。经过王主任手术团队三个多小时连续奋战,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宛女士和家人高兴万分,她感叹说:60多年来没有这样竖起大拇指过!对于王主任,她连声感谢和称赞!

  打铁趁热,宛女士进入第二阶段治疗。这次,王主任松解了宛女士左手掌的老疤痕,掰开了环指和小指,用钢钉固定好,手掌上的伤口再次移植了自体皮肤。手术再次获得成功!宛女士感慨非常:祖国解放60多年了,现在我的手掌也解放了!这辈子没有遗憾了!感谢王主任,感谢党和人民!

  出院前,宛女士留下一份“感谢信”。之所以打了双引号,是因为这份感谢信纯朴到没有标题,而字里行间却看得出是一份“感谢信”。宛女士认识的字不多,信由她口述,孙女代笔。孙女读小学,感谢信的格式不太懂,认识的字也不多,有的字不懂得书写,只能用拼音代替。小朋友端正的楷体字这样写道:“感谢党和毛主席,感谢党和邓小平关爱人民,改革开放,感谢中心医院的好院长,感谢王主任尽力帮我的手复原,非常感谢实现我六十多年的愿望和理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anxiexin/5204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