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情况工作汇报范文(3)

工作汇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重要启示:

  这次公选,是大庆市委着眼长远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从既定的原则、具体工作操作,到公选的结果看,不仅对于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保证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们今后干部选拔工作也有重要启示。

  一是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是选拔工作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公开选拔工作从酝酿出台方案、正式启动到整个实施过程,自始至终得到了广大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是此次选拔工作顺利开展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这次选拔取得一定性的成功,与全体干部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在投票中的公平公正有直接关系。

  二是公开选拔要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公开选拔作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能否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取决于干部群众对它的认同度。提高干部群众对公选工作的认同度,根本是要突出它的导向性,让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成为必然趋势和共识,并在全社会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真正还权于民,让群众对任用干部“有权说”,而且“说了算”。公开明确选拔要求,并在实施的诸多环节中,努力做到能公开的一定要公开,能让群众参与的一定要让群众参与,能让群众监督的一定要接受群众监督。形成重视基层一线领导班子配备的导向和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导向,尤其是要注重选任那些平时注意学习、政治过硬、年轻有为、有发展潜质的干部,避免任用那些高分低能、群众不认可的干部。

  三是注重公开选拔各环节的科学适用。公开选拔作为一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必须结合实际,针对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要合理确定参选条件。充分考虑到公选岗位需求和基层干部的实际,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适当放宽要求,加大公选中干部参与的广度。要科学设定考试内容,按照考用一致的要求,注重岗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测试,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同时还要改进考察方法,增加组织考察时间,扩大谈话范围,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高各环节的科学适用性,从而提高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的准确性。

  四是公开选拔必须做好人才储备。拥有大量优秀人才是选拔的基础,所以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关键,就是必须加大人才储备,让选拔工作有的放矢,有才可选。一方面是要加大对高知识层次人才和地区行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快速优化党政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业门类齐全、个人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的干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加快干部成长、成熟,促进党性意识、勤政意识、服务意识的全面提高。

  五是要逐渐扩大公开选拔职位的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拿出更多“热门”的、吸引力强的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既可以扩大参与面,保证公选质量,更可以消除干部群众对公选工作的一些模糊认识,扩大组织工作在干部群众中影响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可以提高公开选拔干部在选拔任用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制定相配套的制度、措施,逐渐完善和规范公开选拔干部工作,逐步成为今后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形式。不仅在空缺岗位进行,还要拿出固定范围的岗位间隔一定年限重复进行,让更多优秀的人选能够脱颖而出,落选的领导干部可以安排到其他单位任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使干部在同等机遇下、同一平台上竞争,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使广大干部切实认识到,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尽职尽责、努力工作。进一步促进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干事创业、奋发进取。从而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健康发展。

  六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的方向,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当前,大庆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三优城市”,实施“三百行动计划”,发展壮大五大接续产业,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急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方方面面人才。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只有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大庆的发展才能大有希望。

  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人民满意的履职业绩,为“两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探索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大力度,不断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推动大庆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huibao/7145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