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3)

工作简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

  内蒙古明确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三项举措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委召开全区第七次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学习贯彻全国会议精神,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作出部署安排。

  一、明确创建理念。坚持以“勤俭持家 致富圆梦”活动为统领,具体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提升农牧民致富本领结合起来、与扶贫攻坚工程结合起来、与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坚持以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全民动手整治“硬环境”,涵育民风乡风提升“软环境”。

  二、做好创建规划。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2016-2020年文明村镇创建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创建,使全区农村牧区整体实现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使全区11214个嘎查村、771个苏木乡镇的50%以上达到旗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水平,20%以上达到盟市级文明村镇水平,10%以上达到自治区级文明村镇水平的目标。建立常态化机制,不断提升文明村镇创建的质量和水平。

  三、落实创建举措。建立乡镇(苏木)、旗(县、市、区)、盟(市)、自治区四级联创工作格局,形成坚强有力组织体系和高效有序运转机制。围绕《文明村镇测评体系》8个指标42项内容逐项对标、挂图推进,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重点抓好“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文化惠民育民、新乡贤文化培育等。落实测评主体责任,坚持谁命名谁负责,增加实地测评权重,求严求实求真,提高测评可信度和权威性。根据测评结果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在惠农、文化扶持上给予一定支持。

  山东着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以后,山东省文明办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提出五项扎实举措,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转型升级,建设更高水平美丽乡村。

  一、启动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在总结前五年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基础上,将全国会议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融入乡村文明行动第二个五年工作规划中。10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总的思路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重点实施人居环境、四德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移风易俗、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提升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80%的村和乡镇达到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的标准。

  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大考核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村村全覆盖,让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上墙、入脑。村村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农村志愿服务组织的全覆盖。结合扶贫行动,通过第一书记对接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精准帮扶贫困户,加快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省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上,农村环境由治理脏乱差向全面美化、提升品位、突出文化特色阶段迈进。一是连片打造美丽村庄,会同住建部门组织专题调研、组织专家设计方案,确定不同区域样板并编写指导手册,适时召开专题座谈会推进乡村面貌整体改善。二是推动垃圾治理“五化”,推出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智能化管理和法治化保障的先进典型。三是研究制定铁路沿线绿化标准,起草《关于开展全省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让铁路成为美丽的绿色生态长廊,成为串起山东城乡的优美风景线。四是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立由省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厅等20个部门参加的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本着“文明节俭、群众满意”原则,坚持重在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养成、重在群众自觉,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积极推行移风易俗。今年底前以实现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行政村全覆盖为重点,全省所有村(居)普遍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普遍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并切实发挥作用,在遏制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民群众对移风易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五、加快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引入第三方根据各市建设进度进行差异化考核。到2018年,实现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后2年主要是查遗补缺、完善提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度为2016年完成60%,2017年完成80%,2018年实现全覆盖。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到2020年,实现农村中小学校全覆盖,为农村孩子搭建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平台。

  河南采取四项措施推进工作落实

  河南省文明办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推动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

  一、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会议精神,结合河南省实际,加强顶层设计,部署工作任务,抓好贯彻落实。交流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总结推广部分市县成功做法,坚持培育亮点,实现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河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与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协作,联合出台实施意见,推进贫困地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使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获得显著提升,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三、做好2016年全省文明村镇评选复查工作。修订完善《河南省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度河南省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组织实施好今年的文明村镇评选表彰和在届复查工作,更好地体现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要求,更好地推进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让群众切实分享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四、开展“村史文化墙”建设工作。在全省农村启动村史文化墙建设,真实记载村庄形成演变过程,弘扬历代传统美德,提升村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和凝聚作用,增强村民乡土情结和家园情怀,努力打造“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与文明家园。今年先行试点,建设村史文化墙300个,每个文化墙资助1万元,2017年重点推进,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全部开展村史文化墙建设,2018年在全省全面铺开。

  陕西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四个重点

  陕西省文明办采取四项举措,推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落到实处。

  一、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文明办、住建厅、环保厅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办法》,提出全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按照材料审查、现场核查、综合审定、结果公布、授予《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牌匾的程序,加大对市、县(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二、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召开现场会,推广平利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经验,全面总结26个正在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乡村的工作成效,按照《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要求,以“宜居、宜业、宜游”“村新、景美、业盛、人和”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力度。目前,试点地区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和生活、生产环境有较大改善,特色、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分批建设100个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

  三、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交流宣传各地在移风易俗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强化全国农村移风易俗试点省的职责作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17年底,全省所有村(镇)建立“四会”村民自治组织,移风易俗做为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农民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达90%以上。

  四、发挥重点示范县引导作用。省文明办牵头,联合省直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20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重点示范县的示范镇、示范村民风建设“十个一”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于工作到位,活动开展好的重点县给予奖补资金50万元,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

  新疆抓住三个环节建设美丽乡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办按照“求实、务实、落实”的要求,全力做好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贯彻落实。

  一、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关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指导意见》,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培育乡风文明,逐步让各族农牧民群众享受好环境、养成好品行、过上好日子,努力建设“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美丽乡村。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广大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打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基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形成合力,扎实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全面安排部署。召开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总结推广若羌县“打好三张牌(理念引领牌、科学发展牌、勤劳致富牌),实现三个美(乡风民风美、农村人居环境美、农民文化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列出每年度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找准节点、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创新亮点,尊重规律、科学推进,锲而不舍、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抓好任务落实。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打造“村民富”的美丽乡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观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务工经商和创业就业,持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村风好”的美丽乡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观摩会精神,着力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各族农牧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养成好品行。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村庄美”的美丽乡村。从改善农村环境抓起,坚持规划先行、治理为主、生态为要,让农民群众在短时期内看到身边变化,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anbao/4393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