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工作计划(3)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江苏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落实区教育局《赣榆中小学**年德育工作意见》的各项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深化班主任队伍和少先队组织建设,完善德育队伍结构。

  3、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和“三养成”教育,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4、深入开展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扎实推进振兴阅读工程,倡导学生绿色阅读,净化师生心灵,奠基绿润人生。

三、重点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各完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工作,力求其进一步具备少先队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工作热情,从根本上改变我镇德育工作队伍结构。完善“完美教室”和“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考评机制,丰富评选内涵;做好区级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队辅导员等的评选工作,选树和宣传一批优秀德育典型和先进经验。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意见,组织好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内容及形式,以全员参赛代替全员培训,着力提升班主任实际工作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校会、班会、队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队会课,学校将抽查各班班会情况,开展少先队活动课进课堂和专题观摩研讨活动。配齐佩戴好少先队标志(红领巾、肩章等),巧用班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和“三养成”教育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答、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扎实推进振兴阅读工程,通过举办全市振兴阅读工程现场会,凸显学校阅读教学特色。借助活动引导师生绿色阅读,净化师生心灵,奠基绿润人生。

  5、通过不同形式家校互通,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家长会、家访、校讯通、告家长书等)。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6、加强德育活动、成果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

四、主要措施

(一)师德建设

  贯彻执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教师标准》和《师德师风建设纲要》,签订师德承诺书。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加强少先队组织和班主任建设,组织完小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跟踪指导,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的带头、辐射和指导作用,通过经验交流会、汇报会、班队会的观摩等形式,促进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和少先队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八礼四仪》以及“三养成”教育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完美教室”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加强班级管理,常态性地进行班容班貌和班级纪律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各完小、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文明养成教育,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推进“肩章争戴”的活动,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深化“八礼四仪”和“三养成”教育。要继续抓好“勤学习、爱劳动、守公德”的“三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江苏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等八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在重要年龄节点开展寓意深刻的入学、入队、成长仪式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渗透于活动的各个环节。

(三)德育活动

  积极实施“振兴阅读”工程。以诵读经典,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答、汇报演出、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

(四)心理健康。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在学科教学和体艺2+1等社团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追求幸福的能力,能善于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适时进行情绪梳理和辅导。充分利用家长会、校讯通、家访等,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及作用,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五)安全教育

  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网络安全、防盗抢、防拐骗、防勒索及“五防”(防火、防电、防雷击、防溺水、防中毒)安全教育,组织全校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加强教师的导护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严格保安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

(六)宣传报道

  加强对德育教育活动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报道,利用各类媒体不断扩大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校营造未成年人德育的浓厚氛围。要发挥网上传播阵地的重要作用,依托校园网、班级QQ群、校讯通等网络平台,把德育要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之中。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文明礼仪教育标语、宣传画,让德育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升。每所完小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德育活动的报道。

(七)激励机制

  完善“完美教室”和“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考评机制,丰富评选内涵;做好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队辅导员等的评选工作,选树和宣传一批优秀德育典型和先进经验。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意见,组织好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内容及形式,以全员参赛代替全员培训,着力提升班主任实际工作水平。以公开、公平、公正三原则为指导,切实发挥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八)主题活动

  1、深化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师生法制意识。

  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落实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育课堂,以法制副校长为依托,通过法制讲座、观看法制专题片等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2、深化红领巾监督岗和值日生检查制度,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红领巾监督岗和值日生检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改善了校园卫生环境和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将继续深化值日班活动,改进工作方法,对值日班级的值日情况进行评比,努力提升校园文明,争取实现创建美丽校园的目标。

(九)合力建设

  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推进家校联系,从而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扎实开展好每学期一度家长会,做到目标明确,规范严格,内容有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409826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