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乡镇控辍保学工作总结(2)

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配合学校各种活动,促进后进生的转变。

  1、后进生往往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学校、班级对他们缺少吸引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开放班级的各种管理工作故意让后进生来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这样,让他们时时刻刻感觉到班级中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己在受到大家的关注。

  2、为了控辍保学,学校也开展了大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做为班主任老师,我认真配合学校各项活动,从来不去敷衍。每次都按要求认真布置。这样,增强了集体的荣誉感,使那些特困生和后进生感受到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

  面对这些成绩,我确实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今后责任的重大。但我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带领我的学生谱写实验小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乡镇控辍保学工作总结二:

  控辍保学工作是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也是“普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下,我深入分析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对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经过深入调查,我认为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家庭、学校、学生本人三方面,现将其原因概述如下:

  1、家庭方面的:

  (1)、 部分家长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金钱利益,不考虑孩子文化素质。认为孩子读不读书都是一回事,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巴不得孩子不读书,早日回家。在这种观点的家庭里,家庭经济出现困难,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极有可能辍学回家。

  (2)、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在一些经济落后的村庄表现较为突出。部分农村的学生家长,思想上还残存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让男孩多读书,让女孩少上学。

  (3)、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子女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隔代教育和缺乏家庭温暖致使学生心理发生改变,自卑、偏执、暴躁情绪时常产生,性格发生改变,从此慢慢形成厌学情绪。

  2、学校方面的:

  (1)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不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生,致使学生因为不能被理解而产生逆反心理,负气辍学。

  (2)由于中考的竞争压力,部分教师过分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致使差生心理不平衡,愤而退学。对于优生,一些教师百般呵护,精心辅导;对于差生,或是不闻不问,或苛刻挑剔。面对差生学习跟不上班,作业完不成,考试成绩低,课堂纪律差,一些老师不是热情帮助,耐心教育,而是公开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

  (3)学校管理不当,个别教师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只教书不育人,致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不得不辍学。对待违纪学生,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而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不是劈头盖脑地训斥(有时不去了解内情),就是给予硬性处罚,甚至将其逐出课堂。这样“教育”的结果,将部分学生推向社会的边缘,逐步走上违纪犯罪道路。

  3、学生方面的:

  (1)厌学。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各门功课毫无兴趣,不用心学习,成绩低劣。年级越高学习压力越重,厌学情绪越浓,辍学率越高。这是学生辍学的自身原因的主要方面之一。

  (2)违纪违规,误入歧途

  (3)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承受不住过重的学业负担,觉得学校生活太苦,太累,中途辍学。

  (4)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产生学生辍学的自身因素的根源,学生的厌学情绪的滋长,怕吃苦思想的存在,违纪违规,犯罪行为的产生,都源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学生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目无他人,得过且过,随意而为,最终只能是中途辍学,难成“正果”。

  综合上述三方面内在因素,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教师缺乏育人的美德,家长缺乏正确的人才观,是导致学生辍学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这三种因素一旦集中于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就极有可能辍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4285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