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给出租车公司的建议书(2)

建议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给出租车公司的建议书篇二:

  出租车行业是城市客运交通重要补充,也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春节前后国内个别城市发生出租车罢运等事件,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出租车行业平稳发展。我市出租汽车市场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保持了相对平稳态势。前一阶段,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市区出租车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并与有关部门、出租车公司进行了座谈走访,基本摸清了市区出租车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促进出租行业平稳发展、推进市场化改革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市区出租车行业经营现状

  运营车规模。市区共有出租车公司11家,个体经营户154家;出租车保有量1590辆,其中出租车公司拥有1436辆,占总规模90.31%;有出租车驾驶员5630余人,其中台州籍2485人,占44%;外籍3145人,占56%。车型以捷达、普桑为主,合计比重达到76%,其他车型占比24%。

  运营模式。市区出租车主要有四种经营模式:一是承包经营,占总规模60%,经营权和车辆由出租车企业购买,个人向出租车企业交纳承包款和押金。二是挂靠经营,经营权和车辆由个人购买,挂靠出租车企业,每月缴纳管理费。三是公车公营,经营权和车辆由企业购买,驾驶员仅作为员工,获取固定工资收入。四是个体经营(占市场比重10%),经营权和车辆个人购买,车主本人驾驶或者雇工驾驶或者车主和雇工轮班,这种模式较不规范。

  经营效益。以单车承包经营为例: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费用上升以及社会“黑车”的影响,出租车的实载率不断下降,驾驶员收入不升反降。据调查,当前出租车有效使用率在50%上下,低于正常的60%,日载客58人次,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

  运营价格。我市目前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于2006年核定:以普通桑塔纳为代表车型,起步里程为1.5公里,起步费5元;超起步里程后每公里租费为1.9元;超过2公里以上的部分加收40%回空补贴费。路阻及因乘客要求临时停车,每5分钟按1公里租费计收。从2011年3月20日开始,在运价外向乘客加收1元/车次的燃油附加费并计入计价器内。

  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几年连续不断的清理整顿,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一些影响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权问题。经营权是出租车合规经营的核心,围绕经营权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有偿转让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81号)精神,所有城市一律不得新出台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今后应逐步从有偿转为无偿。目前我市实行有偿出让的方式,这与《通知》精神是相违背的。二是经营权使用期限问题。据调查,我市出租车经营期限规定为四年,与出租车实际可用年限有一定差距,反映期限过短;同时,经营期限与经营权配置密切相关,期限短有利于遏制经营权的私下炒卖,但到期重新配置容易带来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期限长则有利于市场的相对稳定和管理,但容易导致经营权的频繁转让和炒卖。因此,确需合理的经营期限。三是经营权私下违规转让问题。我市市区出租车私下转让价在40万元左右,个体经营者转让现象更是普遍,不少个体车辆已多次易手,给市场稳定和经营带来管理压力。

  经营模式比较混乱。市区出租车经营主要以公司化为主,占市场份额90%左右,而个体经营主体仅占市场份额10%左右。这就出现了高度垄断的同时,个体化经营的散乱导致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突出,市场化不足和运营有序均存在问题。实践情况表明,公司化有利于集中管理,但管理幅度的拉长增加了经营成本。个体化经营缺点日趋明显:首先,个体化经营由业主自己购买车辆和经营权,投资大,风险也大。其次,个体经营没有固定场所,服务提供不持续稳定,行业队伍松散乱,这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不符。再次,个体化经营权存在层层转包情况,炒卖严重,导致真正运营出租车的业主利润单薄,遇有成本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容易产生罢运情况。最后,从业人员教育、组织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约束、保持行业稳定等问题较大。

  运价管制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油价波动的频发,社会反映现行运价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必须进行改革。实行一刀切政府定价,价格弹性不够,节假日、高峰期打车难矛盾突出,不同运行模式、不同档次车辆价格差比价不够明显;调价不及时,需召开价格论证会、调价程序复杂;成本资料取得困难,大量挂靠经营、承包经营、个体经营的出租车,没有健全的财务数据,造成成本不实不真;油运联动机制不够合理,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出租车增多,油气混用车增多,特别是较长时间不调出租车价格,只调整燃油附加,在油价持续上涨时矛盾不明显,油价下跌时按联动机制降低燃油附加的矛盾比较大。

  行业安全问题。2007年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出台了《台州市推广燃气客运出租汽车实施方案》。 “油改气”的实施,能让清洁能源进入我市出租车领域,既服务于环保,又降低出租车运营成本。目前来看,我市“油改气”工作尚未实质性推进,各职能部门未按照《方案》明确的职责有效开展工作,致使我市出租汽车“油改气”处于无序状态。市区擅自“油改气”的出租车辆(汽油车)达到90%以上,由于改装标准、安全监管、环保性能检测评定等难以落实,存在严重质量和安全隐患,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黑车”营运问题。从调查结情况看,市区“黑车”主要有:没有取得正式经营权,私自非法营运并取得经济利益的车辆;没有正式营运牌照的克隆车、摩的、残疾车、面包车、黄包车和私人轿车;以及新近出现的一些未规范的打车软件。“黑车”给营运市场带来的影响比较大:违规占道、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和秩序,运行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挤占正规出租车合法的经营利益,扰乱出租车营运市场的秩序和正常经济秩序。

  出租车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建议

  出租车行业作为城市的文明窗口行业,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管理水平。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必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围绕经营权,逐步推进市场化、规范化改革

  逐步降低和取消经营权出让费。出台我市出租汽车改革中长期规划,逐步放开市场准入和数量管控,建议对存量出租车逐步降低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标准;或在有偿使用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延长经营期限,并有计划逐步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对经营权到期后更新或新增的车辆,有条件的实现无偿提供经营权。降低或取消经营权使用费要让利于驾驶员。

  严格监管、合理投放。从调查数据分析,一方面,我市市区出租车里程有效使用率只有50%,出租车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需总量调控。另一方面,出租车私下转让价达到40万元,又说明资源价格较大。对此,政府部门要对经营者转让经营权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关措施,决不能允许经营者擅自转让。凡未经政府部门批准同意擅自转让的,应当依法取消其经营权。同时适度加大投放量。

  适度延长经营期限。目前,我市出租车经营权定为4年。无论按行驶公里数还是按车辆实际使用年限来测算,经营权定为4年不合理,不利于出租车队伍的稳定,车辆也得不到充分合理使用,出租车业主也有短期趋利导向。当然,经营权期限过长也容易导致经营权炒卖现象。为此,可以考虑对经营权期限适当延长至5年为宜。

  加快推进出租车运价管理机制改革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运力投放、价格确定等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出租车管理可以从政府定价向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转变。在管理范围方面,放开高配置高服务、提前预约上门接送服务等满足特殊需要的出租车价格。在管理方式方面,建立每年出租车价格和运营情况的典型监测机制、两三年一次的运价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拉开不同档次、不同运营模式出租车价格;试行节假日、高峰时段适当加价政策。在价格水平方面,要尽快取消国家对出租车的燃油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实行全成本定价。根据出租车的适当高价格,使之与使用私家车、商务车成本费用基本一致。要完善油运联动机制,鼓励探索建立运价与成本联动机制。价格听证由目前对运价水平的听证转为对运价制定规则及方式方法的听证,从而顺利实行运价动态调整。

  积极探索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有关部门必须继续保持打击“黑车”的高压态势,对无证营运的“黑车”和三轮车、残疾车等,要依法查处并坚决取缔。相关部门应鼓励创新出租车服务模式,鼓励出租车应用叫车软件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提供方式。一方面,出租车企业应适应市场需要,提供多层次服务;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应依法规范开展合法业务,共同构建依法合规的良好运输市场秩序。

  加快推进 “油改气”工作

  根据市政府2007年“油改气”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要制订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加大对燃气汽车改装的监管力度,加快推进出租汽车油气改装工作。进一步规范改装市场秩序,提高改装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提高改装技术水平。

  (五)合理分配公司与驾驶员之间的利益

  规范出租车公司和驾驶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做到公司和驾驶员的利益兼顾,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部门应会同出租车行业协会根据我市市区实际情况,对出租车经营承包费构成进行调查分析,制订合理的出租车承包费指导标准,约束、规范出租车公司收取的“承包费”、“管理费”,保证驾驶员的合理收入和适当的劳动强度。公司和驾驶员之间实行承包经营的,应当规范押金的收取标准,并按银行同期利率给予一定的利息;对公司和驾驶员各自承担的经营风险(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作出明确的划分,保护司机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jianyishu/3306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