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2)

建议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所在地概况

  xx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市政府驻莲都区。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l 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 12公里。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3月批准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城市性质规划为长三角南翼地区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特色制造业基地和浙江西南部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莲都行政区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城市发展人口规模近期31.6万人,中期43.0万人,远期58.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33.73平方公里,中期50.86平方公里;远期62.94平方公里。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江双城”,以“城市南进、产业东扩”的发展方向,以横贯中心城市东西的大溪为纽带,构建以瓯江为轴的南、北“双城”。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努力将xx市打造成为青山碧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山水特色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

  xx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要求,通过提升城市素质,促进城市跨越式发展,xx特色的新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立市稳步前进。

  撤地建市以来,xx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提出“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及接轨上海,各级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战略部署,2003年提出了“北承沪杭金,东接涌台温,突破点线面,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我市经济等各个方面发展稳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严峻考验与挑战,发展依然快速,居全省前列。

  一是GDP增速列全省各市前列,与全省平均的差距有所缩小。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2.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6%,增幅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9和1.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市第三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3520元,增长10%。按6.831的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443美元,比2008年增加了268美元。与全省水平的差距从2008年的1.91:1缩小为1.88:1。

  二是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00亿元。2009年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018.4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目标,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4.14亿元,增长10.4%,增速在全省各市中列第三位,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为85.8%。

  三是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幅创“十一五”以来新高。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我市狠抓项目促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和资金,全市共181个项目争取到四批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2亿元。

  四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百姓所关注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交通等支出分别增长12.5%、50.7%、32.1%和740.4%。全市共投入资金8.95亿元,完成农民异地转移7132户、25807人。其中,实现整村搬迁286个村(包括自然村),3859户、12969人。全市培训农民10.36万人。全年实现农民转移就业52929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16234个,其中异地转移农民9560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7.7万人,参合率达93.66%,较上年提高了2.84个百分点。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五大项目为重点,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 380个待整治村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658.35公里,新增卫生厕所农户40533户,新增公共厕所509座,我市累计已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全面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2009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2295户,拆除危旧房建筑占地面积228.4万平方米,启动旧村改造村242个;完成投资额33亿元。

  2.2 项目建设背景

  为推进xx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以及浙江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18号)等文件要求,我市出台了《xx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提出了: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小汽车出行比例持续增长,“车多路少”的矛盾凸显。城市交通拥堵日益明显,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百姓优先、发展优先、和谐优先”。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资金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基本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与我市总体发展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到2010年,开通公交线路26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不小于10标台,车辆32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5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1个。公交车进入首末站和枢纽站发车的达到40%,站点覆盖面积按400米半径计算,中心城区达50%;居民小区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市区公共汽车出行比例达到15%。

  2011年至2020年,开通公交线路52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车辆70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9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3个。公交车进入首末站和枢纽站发车的达到8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400米半径计算,中心城区达70%;居民小区公交通达率达100%。市区公共汽车出行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至各镇区的公交体系。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交站场和配套设施。按照《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公交站场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要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先确保建设资金。公交站场应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商贸区、大型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的必备基础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建设要同步设置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建设站点、候车亭等设施。市区新建的街道宽度在24米以上的必须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宽度在24米以上、人行道在3.5米以上的市区老街道,根据需要逐步劈建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按照《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按照“方便、快捷”的要求,做到公交覆盖与城市发展同步,统筹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客运发展,实现公交网络的无缝衔接。要稳步增加公交线路、延长运营里程、扩大站点覆盖面。合理调整并优化公交线路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的城市公交网络,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市民乘坐公共汽车出行的比例。

  逐步推行城市公交优先通道,合理分配通行权。在城市交通瓶颈路段、人流密集的商业繁华路段和街容街景示范街,必须科学合理配置道路通行权。在具备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通行条件的城市道路,逐步在中心城区主干道设置城市公交优先通行专用信号,实行城市公交绿色通道。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等级和通行状况,科学设置并逐步扩大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禁行、限行区域,形成以公交出行为主、其它车辆为辅的优势互补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按照xx市现代化城市管理要求,以“数字城管”建设为平台,推动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设。利用公交IC卡系统和GPS公交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积极构建公交出行查询系统、线路运行显示系统、运营调度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在城区主要道路要逐步设置电子导乘预告牌。在城市公共交通转乘线路较多的停靠站设置触摸式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吸引力。意见对我市的构建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与要素。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有利于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目标的逐步落实。

  城市公交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现实的经济发展表明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市场无法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外部效应——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都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无论何种国家体制或社会制度,国家公共部门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而且政府其固有的优势,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用“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的失效,将那些需要公共协调和统一规制的公共经济活动由政府承担;同时,政府也有责任针对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因生产力状况的不同而引发的社会公众对一些共同的或全民的产品的需求,集中社会资源进行供给,以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经济均衡和社会和谐。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百姓优先、发展优先、和谐优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我市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3.2项目建设是缓解市区公交车停保难的需要

  我市城市公交起步较晚,设施不全,现有四个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停保场只能满足83辆公交车的停保,目前还有63辆公交车无家可归(规划2010年开通公交线路26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不小于10标台,车辆32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5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1个。)。开发路公交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停放车辆95辆,可缓解北城公交车辆的近期停保与调度指挥需要。该站是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中确定需要建设的19个站场之一。

  2.3.3项目建设符合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

  衡量公共交通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满足乘客在高峰小时内的乘车要求。实践证明,如能满足高峰小时内的乘车需求,也就能满足乘客在其它时段的乘车需求。根据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近期需要公交线路条数为22-26条,其中南北城区域公交线路3-5条,城区骨干公交线路8-12条,城区内部支线9-11。

  远期需要公交线路条数为47-60条。其中南北城区域公交线路12-15条,城区骨干公交线路25-30条,城区内部支线10-15。

  2.3.4加快技术进步,推动公交智能化建设,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提高运营效率。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智能调度系统、营运服务、营运核算、车辆停置管理、车辆安全管理、车辆维修管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智能调度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脑营运管理系统和连接各停车场站的智能终端信息网络,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每台营运车辆,实时传递公交车辆运行时的各种信息,如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等,设计出最合理的运营方案,一旦影响市民乘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配车辆解决问题。通过公交智能化可以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公共交通资源,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管理上可以灵活调度,并能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建立加油站既能方便车辆日常的运营,同时也保证了工作效率,在第一时间给车辆供应所需的油料,在经济性方面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保障了公共汽车正常的使用,真正实现公交服务百姓的便捷性高效性持续性。

  综合上述,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jianyishu/3616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