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协会申请书(2)

申请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协会申请书 篇2

  德钦县科学技术协会:

  奔子栏村位于奔子栏镇政府所在地,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北接县城升平镇,南靠香格里拉县,东与四川德荣县隔江相望,是德钦县的南大门,又是从滇入藏的咽喉,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辖有22个村民小组,550户,3673人,承包地面积1768亩。人口密度大,居住较为集中,每天的人流量在20xx人以上,这优越的地理条件很适宜发展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

  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我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干热河谷地区海拔2200米以下推广种植葡萄,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村农民种了多种蔬菜和水果,产量高、品种多,但由于没有蔬菜、水果协会,没有专人负责操作,菜农只能到菜市场零星出售,未能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差。为了使我村农民的农副产品能保证销售产生经济效益。我村经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成立奔子栏村蔬菜、水果合作协会,特申请德钦县科学技术协会给予批准。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协会机构

  为了保证我村农副产品的销售质量,必须成立一支强有力的协会机构,协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会计、保管员、推销员等人员组成。

  二、具体方法

  1、建盖一座400平方米的保险库,确保农副产品的新鲜及调运;

  2、建立蔬菜基地

  逐年建立各类基地,主要种植豆类、瓜类、茎杆类、蔓芹类、水果类等多种分类成片种植形成规模。

  3、销售方式

  由于我村交通便利,可以把蔬菜、水果销往德钦县城、香格里拉、四川德荣、羊拉矿山、西藏芒康等地。协会成员负责到各地订货、销售。

  4、配备技术人员

  为了使我村的蔬菜、水果确保质量,提高产量,需要配备科学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管理。

  5、效益分析

  农民靠传统的种植方式,每年只种小麦、玉米,每亩每年只有20xx元的收入,而种植蔬菜、水果,每亩每年可增获5000一一6 000元的收入。在现有380多亩的基础上,逐年推广种植100亩计算,每年可增获60万元的收入,这不但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促进我村经济的发展。

  我村成立蔬菜、水果协会迫在眉睫,季节性很强,必须今东明春规划生产上市。恳请县科学技术协会给予奔子栏村蔬菜、水果合作协会登记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

  20xx年X月XX日

协会申请书 篇3

尊敬的: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审批我们的倡议书。

  为了响应学校社团工作的号召,更好地贯彻校领导和学校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要求,也为了增强学校的文化体育氛围,增加学校的吸引力,竞争力,为校内户外运动及摄影爱好者提供共同学习探讨以及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并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增强了解,加深友谊。所以我们倡议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成立户外俱乐部,一个服务于广大学子的社团,一个爱好者施展才华的舞台。

  本社团是一个以自行车运动活动和户外徒步摄影为内容的`体育运动和学术实践、组织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自行车运动的民间群众组织。自行车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载体,以自行车为工具去“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懂得该如何面对困境,该如何正视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以自行车为中介,广交天下之朋友,为会员建立一个共同的家,让他们体会人间的友爱,生活的温馨,树立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一种真诚相待的友谊;以为同学们服务修配自行车来提供勤工助学;我们也能在深入社会的同时搞好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我们的阅历,增长我们的见识,有助于毕业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基于远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和一些同学对自行车旅游的热情和渴望。我们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作好每项工作,努力把我们的俱乐部办成大学生最引人注目的、最领人信赖的高品质、高规格的学生社团。希望学校领导能够理解,并予以支持。 俱乐部成立后,我们会努力拼搏,为学校赢的应有的荣誉。并更好的宣传学校,传递我校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本俱乐部将本着为学生服务,安全第一,非盈利性的原则,绝不收取任何不合理费用。

  若俱乐部批准成立,俱乐部将招纳对此有兴趣并且有能力有条件的成员,共同把俱乐部办好,俱乐部会设置具体工作部门,各部门做到详细分工,并不断完善俱乐部制度,俱乐部内各部门的职责、领队的义务和权力,活动组织流程等等一系列工作。

  大犄角户外俱乐部已经是成立2年的户外俱乐部。在她的带动下,使得自行车活动成为了校园中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并逐渐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众多的同行业俱乐部成功经验为我们的远征考察提供了活动的可行性的经验。

  我们愿意不断努力,积极的推动社团的活动与规章制度的完善与丰富,与呼市众多骑行户外俱乐部吸取经验,将绿色出行的观念深入人心。我社团也乐于作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流动风景,成为一张饱含青春活力的新名片,为我们的学校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自行车协会愿与全校师生共建和谐校园,共创美好未来。为我校建设为一流的高等学府一起努力,恳请学生社团联合会批准,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自行车协会筹备组

  20xx年4月12日

协会申请书 篇4

尊敬的院团委领导: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已经从计算工具、办公工具发展成为生活必需品。当今时代已成为一个离不开计算机的时代。当然信息化潮流之所以气势磅礴,是与当前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据我们了解,除了同学们上计算机课积极和认真外,在自由上机时间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同学们都在楼梯口排着长队,有的还啃着面包就早早的到这里来争取那两个小时的上机时间。当然,由于同学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里有的学操作系统,有的学多媒体,有的学计算机语言,还有的刚接触到网络好奇的聊天呢。不管怎样,这无疑体现了广大电脑爱好者对计算机学习的极大热情。

  我在学校的学生个人电脑机房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里,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或是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家都主动热情地查资料或询问高手帮助解决。每个人,每一天都会有不小的收获。渐渐地人人都成了“高手”。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意识到了只有把全院的电脑爱好者组织起来,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计算机水平。从而更加接近我们科教兴国的远大目标。

  建院作为工科院校更应该注重科技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计算机,因为在建筑领域计算机网络应用极其广泛,为使我校能培养出更多的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不失是一明智的举措。并且学校绝大多数同学对电脑感兴趣,大部分人有了个人电脑,这也充分说明了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的紧迫性。

  电脑爱好者协会并不象其它社团一样,以娱乐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觉潜力培养特长为途径达到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作为理科学生,大都热衷于科学性研究,而建院的社团组织大都是文艺体育等娱乐性的组织,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团体还比较欠缺,所以为了使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展示才华、锻炼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创办电脑爱好者协会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同时也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这就确定了我们组织的宗旨:“提高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

  我们的工作计划是:

  1. 招收新会员,并按软件、硬件、网络、游戏分组,办理会员证,制订全面合理合法的章程,以便进行严格管理。选出六个有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良好的会员担任理事,并成立理事会。理事分管宣传、组织、外联、财政、文秘、采购等事务。协会重大事项由主席共同商讨裁决。

  2. 理事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总结近期工作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意见,共同商讨作出决定,然后着手实施。各理事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以确保管理的严格性。

  3. 定期召开全体会员技术交流会。主要针对软硬件知识、网络技术知识,以及学习方向、学习方法、考试信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理事负责把会员在会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打印并交予各小组寻求答案,待下次交流会公布最优答案,对工作表现好的小组给予鼓励。

  4. 理事会根据实际情况邀请计算机网络专家或教师做知识性讲座,联合校外单位共同举办电脑知识竞赛或电脑设计竞赛等活动,组织会员进行电脑硬件软件等产品的市场调查,让会员掌握电脑产品的最新市场动态。

  5. 为搞好协会的宣传工作,申请免费主页空间,由网页管理小组负责设计、制作、维护工作。

  6. 设cla(computer lover association)信箱,与主页配合共同解决广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7. 特别指导思想:

  杜绝不良站点的登录,节制虚幻的网上聊天,引导会员以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精力投入到网络的应用开发上,为祖国的it事业作贡献。

  相信,在院团委的指导、院学生会科信部的配合下,电脑爱好者协会将持续稳定发展,完全积极主动地为广大同学服务,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建院同学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并把院团委学生会的创业精神发扬光大。

  附:

  (1)电脑爱好者协会章程

  (2)电脑爱好者协会XX年活动计划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shenqingshu/43413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