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桃花源记》鉴赏(2)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  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14]志:标记。

  [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

  [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即刘驎之,字子骥,东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等。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三岁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568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