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至乐文言文翻译(2)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

  (1)、昆仑之虚

  (2),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

  (3),其意蹶蹶然恶之

  (4)。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

  (5),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

  (6),我又何恶焉!”

  【译文】

  支离叔和滑介叔在冥伯的山丘上和昆仑的旷野里游乐观赏,那里曾是黄帝休息的地方。不一会儿,滑介叔的左肘上长出了一个瘤子,他感到十分吃惊并且厌恶这东西。支离叔说:“你讨厌这东西吗?”滑介叔说:“没有,我怎么会讨厌它!具有生命的形体,不过是借助外物凑合而成;一切假借他物而生成的东西,就像是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人的死与生也就犹如白天与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况且我跟你一道观察事物的变化,如今这变化来到了我身上,我又怎么会讨厌它呢!”

  【原文】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

  (1),髐然有形

  (2),撽以马捶

  (3),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

  (4)?将子有亡国之事

  (5),斧钺之诛

  (6),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

  (7),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8)?”于是语卒

  (9),援髑髅

  (10),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

  (11):“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

  (12),虽南面王乐

  (13),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

  (14),为子骨肉肌肤

  (15),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

  (16),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

  (17):“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译文】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突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于是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为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原文】

  颜渊东之齐

  (1),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

  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

  (2),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

  (3),绠短者不可以汲深(4)’。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

  (5),夫不可损益。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

  (6)。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

  “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

  (7),奏九韶以为乐

  (8),具太牢以为膳

  (9)。鸟乃眩视忧悲

  (10),不敢食一脔

  (11),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12),浮之江湖,食之鲉

  (13),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

  (14)。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为乎

  (15)!咸池九韶之乐

  (16),张之洞庭之野

  (17),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18),相与还而观之(19)。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

  (20),不同其事。名止于实

  (21),义设于适

  (22),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译文】

  颜渊向东到齐国去,孔子十分忧虑。子贡离开座席上前问道:“学生冒昧地请问,颜渊往东去齐国,先生面呈忧色,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你的提问实在是好啊!当年管仲有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好:‘布袋小的不可能包容大东西,水桶上的绳索短了不可能汲取深井里的水。’如此说来,就应当看作是禀受天命而形成形体,形体虽异却各有适宜的用处,全都是不可以随意添减改变的。我担忧颜渊跟齐侯谈论尧、舜、黄帝治理国家的主张,而且还进一步地推重燧人氏、神农氏的言论。齐侯必将要求自己而苦苦思索,却仍不能理解,不理解必定就会产生疑惑,一旦产生疑惑便会迁怒对方而杀害他。

  “况且你不曾听说过吗?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最讨厌听到人的声音,又为什么还要那么喧闹嘈杂呢?咸池、九韶之类的著名乐曲,演奏于广漠的原野,鸟儿听见了腾身高飞,野兽听见了惊惶逃遁,鱼儿听见了潜下水底,一般的人听见了,相互围着观看不休。鱼儿在水里才能生存,人处在水里就会死去,人和鱼彼此间必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好恶因而也一定不一样。所以前代的圣王不强求他们具有划一的能力,也不等同他们所做的事情。名义的留存在于符合实际,合宜的措置在于适应自然,这就叫条理通达而福德长久地得到保持。”  【原文】

  列子行,食于道从

  1),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

  (2):“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

  (3)、未尝生也。若果养乎

  (4)?予果欢乎?”

  【译文】

  列子外出游玩,在道旁吃东西,看见一个上百年的死人的头骨,拔掉周围的蓬草指着骷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是不曾死、也不曾生的。你果真忧愁吗?我又果真快乐吗?”

  【原文】

  种有几

  (1),得水则为

  (2),得水土之际则为鼃之衣

  (3),生于陵屯则为陵舄

  (4),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5)。乌足之根为蛴螬

  (6),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

  (7),生于灶下,其状若脱

  (8),其名为鸲掇

  (9)。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

  (10)。干余骨之沫为斯弥

  (11),斯弥为食醯

  (12)。颐辂生乎食醯

  (13),黄軦生乎九猷

  (14),瞀芮生乎腐蠸

  (15)。羊奚比乎不箰

  (16),久竹生青宁

  (17);青宁生程

  (18),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

  (19)。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译文】

  物类千变万化源起于微细状态的“几”,有了水的滋养便会逐步相继而生,处于陆地和水面的交接处就形成青苔,生长在山陵高地就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长成乌足,乌足的根变化成土蚕,乌足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为虫,生活在灶下,那样子就像是蜕皮,它的名字叫做灶马。灶马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干余骨。干余骨的唾沫长出虫子斯弥,斯弥又生出蠛蠓。颐辂从蠛蠓中形成,黄軦从九猷中长出;蠓子则产生于萤火虫。羊奚草跟不长笋的老竹相结合,老竹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而人又返归造化之初的浑沌中。万物都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全都回返自然的造化。

【至乐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1.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

2.心情随笔:读书至乐记

3.至乐莫过与读书的作文

4.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

5.善学者文言文翻译

6.列子文言文翻译

7.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8.直不疑文言文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6021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