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句式相关知识解析(3)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介词的省略

  (1)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练习:

七.固定格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题解]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C、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

  D、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哪个判断句与例句相同?

  例句: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崤之战》)

  A、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D、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采草药》)

三、 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B、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C、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四、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总练习]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

  D、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二、全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卖炭翁》)

  (5)宋何罪之有?(《公输》)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A、(2)(3)(5)(7) B、(2)(3)(5)(8)

  C、(3)(5)(7)(8) D、(3)(4)(6)(7)

三、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B、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与众不同的被动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C、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D、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五、 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赤壁》)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C、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涉江》)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文言文句式相关知识解析】相关文章:

1.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解析

2.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

3.关于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相关知识点

4.文言文常用句式之习惯句式

5.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的解析

6.文言文省略句句式解析参考

7.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解析

8.文言文常用句式双宾语解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7472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