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参考(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12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

  4、几个不宜运动的时间

  ①进餐后。这时参加运动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还会引起餐后低血压。

  ②阳光暴晒下。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较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被照射,易发生灼伤。

  二、锻炼多长时间为好

  1、要保证一定的时间

  ①为了保证基本的锻炼效果,每天锻炼的时间应至少在1小时左右。

  ②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运动时间。

  ③如果每天锻炼不能保证1小时,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初次参加体育锻炼或身体机能较差者,亦可采用此办法。

  2、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不是说每次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锻炼时间的长短也要科学合理。 不管从事什么强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每次运动时间以多长为宜,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而定,不能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每天锻炼0.5~1小时效果为最好。

  3、锻炼要有合理的间歇

  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重复练习之间的合理休整是提高锻炼效果的有效方法。运动要消耗体力,运动后休息时才会补偿消耗并获得“超量恢复”。所以,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应该有间歇,但是间歇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间歇时间过长,运动后的“超量恢复”会变成“超量消耗”,同样难以取得应有的运动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1344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