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课时

  一、析文

  1、讨论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2、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写荆轲、秦王及群臣的语句画出来,比较谁的着墨较少:

  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荆轲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创。----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秦王: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

  秦王目眩良久。

  群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既前,斩荆轲。

  【结论】荆轲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群臣多。

  3、这种安排是否违背了课题荆轲刺秦的重心呢?

  【明确】《战国策》善于描写情节与场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将军献头、荆轲诀别、易水送别等处都写得详细,但是在行刺的环节突出的不是荆轲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现秦王的`惊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荆轲刺秦王的手段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4、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荆轲的动作与语言:

  【明确】(因)把——揕——(未至身)逐——(废)引——提(不中)——倚——骂

  5、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荆轲凭什么能让秦王目眩良久?

  【明确】回顾荆轲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现即可找到答案: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发图,图穷而匕现----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的功夫不见得高超,但胆识却超乎寻常!一个笑写出了荆轲的镇定,一个笑写出了不畏死的大气,一个骂写出了荆轲的气势!而荆轲的身份只是一个将亡小国的使臣,然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不为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气势震慑了秦殿之上的王与臣!因此,这对于塑造荆轲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6、陶渊明曾在其诗歌《咏荆轲》中写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刺秦的失败已成千古遗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学说如果秦王袖子的质量好一点的话,也许天地将会大不同,与荆轲的剑术无关,你怎样认为呢?

  【明确】我们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这一结局的暗示呢?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我们读出了等待;

  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我们读出了怀疑;

  ③荆轲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我们读出了必死的信念与意气用事;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之声中——我们读出了诀别的凄婉与悲凉;

  【总结】以上的描写,似乎都在暗示荆轲此行的壮举,必将以悲剧收场的结局。

  7、我们能否从其他描写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确】

  ①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至殿下,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②荆轲刺王——王负剑

  【总结】秦武阳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却震恐,可见阵势之大之庄严,而群臣的怪之与秦王的负剑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范之心与防范之举,并非没有戒备之心。

  8、在行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消失了,是谁?

  【明确】秦武阳是一着败棋。

  9、现在看能否找到一点遗憾呢?

  【明确】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断,如果随行的不是秦武阳而是荆轲所待之客,如果荆轲掷的再准一些,如果荆轲能够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荆轲刺秦失败败在哪里呢?

  【明确】意气!

  11、从“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樊将军与荆轲的死是否有相似之处?

  【明确】“岂有意乎”是“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

  “岂无意哉”是“该不会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而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遂自刎”的主动,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与古代侠的气质胸怀相通。但一个是理智占了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二、探幽

  (一)总结荆轲和太子丹的人物形象?

  1、荆轲:

  首先,荆轲之智:

  见樊於期之“私”

  行刺之前之“待”

  求见蒙嘉之“遗”

  秦武阳震恐之“笑”

  其次,荆轲之勇:

  荆轲:顾笑武阳

  勇逐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武阳:色变振恐 (侧面衬托)

  秦王:目眩良久 (正面描写)

【总结】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虽经千秋万载仍令人感奋。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毕其功于一“刺”来对抗强秦,保卫自己的国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来抗亡,欲以刺秦来报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飘摇之秋欲寻突破困境,逼迫荆轲出发;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尸而哭的不忍与易水送别的诀别。

  【总结】太子丹虽有宏图大志但是心胸不够宽广,虽有治国之心却乏治国之术,用人上虽然可以重情重义但却在内心里猜忌怀疑,因此这样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二)陶渊明《咏荆轲》中说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明确】从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称不上“知己”。

  表现: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疑其悔改;

  太子丹责难并用先遣秦武阳进行逼迫,荆轲怒斥太子丹并愤然仓促上路。

  实质: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浅与心胸的狭隘,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

  荆轲怒斥太子丹的刚烈与仓促上路的意气用事。反映了他无法容忍羞辱的自负与不理智。

  因此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四、课堂小结:见上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荆轲 之智、之勇

  太子丹 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刺秦 为公、为私、为情、为义

【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3.再别康桥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4.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5.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6.再别康桥(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

7.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并序优秀教案

8.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2196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