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雨》教案(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春雨》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

  2.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3.进行合理创编

活动准备:麦苗、梨树、小朋友、种子的图片和下雨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若当天正好在下雨)师:小朋友们听,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当天没有下雨)教师出示下雨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它的题目叫《春雨》,说说看叫什么?(集体回答后请个别小朋友站起来回答)

  (二)第一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1.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2.请你说说在这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三)第二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在这首儿歌中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四)第三遍: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你能根据刚刚老师念的'儿歌把你听到的东西排一下顺序吗?(幼儿边回答边调整图片的顺序)

  (五)第四遍: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师: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六)第五遍: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动作吧,下小雨可以怎么做啊···(让幼儿自己说自己做,如果实在想不到,教师再提供信息)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吧

  (七)创编:师:春天里,还有谁也要发芽,谁也会开花,谁也想长大呢?小朋友除了种瓜还可以种什么呢?请你用儿歌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反思: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 附(儿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春雨》教案8

  活动目标

  理解春雨贵如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活动准备

  图片、板书、字卡

活动过程

  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2、小结:春天是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风是温和的,雨是珍贵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春雨的儿歌。

  3、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两遍。提问:种子、梨树、麦苗、孩子分别是怎么说的?

  4、小结:儿歌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景物生命力,使自然景物更贴近我们生活。小朋友可以摹彷说一句话

  5、学习生字“梨”梨树、

  6、老师带小朋友领读两遍。

  7、男孩、女孩分角色朗读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唱《春雨沙沙》

《春雨》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所蕴含的春天气息,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丰富词汇:垂挂、嫩黄、鲜红、活蹦乱跳。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

  活动准备:

  1.观察春天的景色。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PPT。

活动过程:

一、直接感受并理解散文内容,丰富词汇。

  (1)用小雨点的话揭示课题,理解春雨的轻、细。

  师:你们听:沙沙沙;谁来了?(我是春雨,春天来了,我从天空轻轻地落下来,大地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春雨是怎样落下来得?(轻轻地、细细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悄悄地”这个词来说。

  (2)师:小朋友,以前我们也看过春雨,谁能说说春雨像什么呢?什么叫垂挂?

  (3)理解春雨的作用。

  师:春雨来干什么呢?什么出来了?柳芽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桃花出来了?还有什么也出来了?

二、完整欣赏一遍散文,简单提问。

  师:原来,春雨的作用真大,老师把春雨编成了很好听的一段话,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的春雨像老师说的一样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春雨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春天(欢蹦乱跳)

三、再次欣赏散文,春天的气息。

四、指导幼儿朗诵。

  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说一说春雨,有的地方读得轻一点;有的地方读得惊奇一点;还有得地方读得高兴一点,响亮一点。

五、小结春雨的作用。

  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春景仿编散文“??出来了”的句型。

  附:春雨

  沙沙沙,春雨悄悄地来了。

  你看,天空里垂挂着无数根银线,细细的,亮亮的。春雨呀,你来干什么?

  嫩黄嫩黄的柳芽出来了,鲜红鲜红的桃花出来了,

  尖尖的竹笋出来了??

  嗬!春雨给我带来了、带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春天。

《春雨》教案10

  一、教学目的:

  1、知 识:朗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文中描写的春雨的特点,了解本文写景线索、顺序。

  2、能 力:朗读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想象能力。

  3、德 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4、重点目标:朗读和抓特点写景。

  5、目标难点: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所包含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三峡》的背诵

  (二)复习导入:《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夏水湍急;春冬绮丽;秋之凄凉。

  可见,本文是抓住了“三峡”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来写的。绘景的散文是不是抓住景物特点就可写好呢?请看“单元提示”

  1、本单元学习重点:绘景、记游、寓情。

  绘景:抓住景物特点;注意描写顺序。

  记游:记叙旅途见闻,描绘风貌、人情。

  寓情:字里行间蕴含感情;写景的同时叙写感受。

  2、阅读写景文章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写了什么景--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感情

  (三)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感染学生,带学生进入意境)

  2、找一读得好的学生再朗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本文写了什么景?(描绘了什么画面)

  归纳: 春 梅林老妇拾柴

  雨 山野景色清新

  中 河水溶汇春潮

  4、描绘景色什么特点?和暖、闲适、宁静。

  5、文中哪些词语突出这些特点?(锻炼想象能力)

  归纳:“捡”字写出老婆婆拾柴时缓慢、从容的动作,以及悠闲、自在的心情,紧扣春雨中“闲适”的特点。

  “漏”字生动表现了濛濛细雨顺着树木的枝叶慢慢集结在一起,从缝隙中滴落下来的形态。

  “敲打”写出细小的春雨从树木枝叶的缝隙间地落在沙土上的声音,反衬出雨中梅林的宁静。、

  “泛起“形象表现了枯草在春雨的滋润下,刚刚萌发新芽,远远看去,透出绿意,突出初春草色的特点。侧面写出春雨的和暖。

  “斑斑”初春天气渐暖,冰雪融化。突出春雨和暖的特点。

  “渍”“流”写出梅花的芳香,山茶的艳丽,又突出它们在春雨中润湿的特点,静中有动。

  “摧”强调这场春雨的作用,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漂浮的小船,牛乳般的泔水”表现春雨中渔家的自在、闲适、宁静的生活。

  6、通过对春雨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归纳: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7、本文描写顺序是什么?作者的游踪。(移步换景,远近结合)。

  8、本文结构方式:总分结构

  9、带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齐读课文。

  (四)小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春雨中梅林、山野、河水的景象,表现了和暖、闲适、宁静的特点。寄托作者对春雨、对生活的深厚的爱。

三、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春雨

  德富芦花

  春 梅林老妇拾柴--闲适、宁静

  雨 山野景色清新--和暖、清新 爱春雨,爱生活

  中 河水溶汇春潮--闲适、宁静

【《春雨》教案】相关文章:

1.春雨教案推荐

2.古诗《春雨》的教案

3.小班下春雨了教案

4.小班《春雨》教案反思

5.古诗春雨教案

6.中班语言的春雨教案

7.中班语言《春雨》教案

8.《春雨的吉他》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27179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