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美术课件(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五课 蔬果的联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 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课件: “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深入感 知,巧妙联想

  1. 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 色彩(黄绿色) 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 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3.教师拍摄作品。

  4.欣赏石玩作品。

  第六课 花团锦簇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养成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等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 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课件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课件展示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 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 师: 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 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 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 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展示一瓶纸花实物 课件展示或板画与实物结合展示 课件或纸花实物展示

  三、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 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 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各种鲜花的造型

  四、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第二课时

  一、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 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 (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4)其他。 课件展示花卉包装图片

  二、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 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 板书或课件展示送花方案

  三、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第七课 剪纸故事

  一、教材分析:

  《剪纸故事》这节课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外形再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

  二、教学目标: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

  刻剪人物的外形和细节。

  五、学具准备:

  红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草地喂松鼠的故事”。(贴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剪纸的故事|”板书。

  4、剪纸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

  5、指名学生回答。

  6、剪纸是我国民间的装饰艺术,它主要是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统称剪纸。

  二、故事交流

  1、在你身上或你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1、先在纸上画人物的外形,然后剪出人物的外形。

  2、剪出人物的细节,衣纹。

  3、组合粘贴。

  4、添加背景或道具。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教师贴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2、打开课本16页欣赏学生的作品。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

  1、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评。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反思:这节课是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让学生把剪出的人物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的形式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但在巡视教学中发现学生不敢动手剪,有的剪了人物的外形,不会剪人物的细节,学生平时对剪纸接触少,动手能力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2756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