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地形地貌地理课件(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地形地貌地理课件2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材分析】《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地形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影响我国气候、河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而言,地势的特殊性又影响着方方面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重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

  【难点】认识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课注重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互动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学情学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于是我抓住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并且依据新课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古诗《长歌行》有一名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首诗句说明我国的众多河流东奔入海,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江河东流的诗句或歌曲?

  学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

  学生:《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主题曲。

  新课:

  教师:上述诗歌反映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下面我们完成本节课第一个活动,观察我国地势除西高东低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一: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本27页图2.9,观察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和沿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根据图片信息分析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最后尝试画一张简略地势示意图。然后教师出示两张自己所做的图,让学生观察自己和老师的图,选出老师的两幅剖面图哪个更能准确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并试着说明原因。教师予以评价。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学生观察后回答:图B,因为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

  教师总结归纳: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过渡:中国地势分为三个阶梯,那么它们以什么作为界线?每个阶梯里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下面我们通过第二个活动,来探究这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9,找出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然后结合课本23页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把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用不同的符号在三级阶梯上找到合理位置进行标注(如高原用▲,盆地用◎,平原用■,也可使用其他符号),教师对学生标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可以展示较好的标注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各组选派代表展示本组探究成果,教师予以评价并进行总结归纳。

  阶梯与分界

  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分界

  第二阶梯

  分界

  第三阶梯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顺口溜,进一步体会我国地势特点。(可以把顺口溜的部分内容空白,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填完整。一些词语也可以改动。)

  我国西高东部低,地势大致呈阶梯。一级海拔超四千,青藏高原是屋脊。

  一至两千是二级,宽广高原和盆地。丘陵平原为三级,海拔低于五百米。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地势的特点,那么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和气候和社会发展有什么的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第三个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三:结合课本27页地图和29页活动3图2.11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位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究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河流落差与水能利用、交通等的影响,然后将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对各族探究成果予以评价并进行归纳总结。

  地势对气候影响探究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江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进行农业生产,东部地区气候宜人。

  地势与河流流向探究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所以会有“百川东到海”的壮丽诗篇。

  地势与水能利用探究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人们建设许多大型水电站。如一、二阶梯交界处的二滩水电站,二、三阶梯交界处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等。

  地势对交通影响探究组:优势:我国众多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劣势: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走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以便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地形地貌地理课件】相关文章:

1.中国地理地形课件

2.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3.地形地理论文内容

4.地貌学教学课件

5.初二地理上册地势与地形课件

6.中国地形区教学课件

7.地理 课件

8.地理课件《印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4011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