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语文马说课件(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七、课前准备

  (一)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共三项。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难句;

  3、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韩愈及有关“马”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新课标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设计预习题,制作课件,录制示范朗读录音。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将学生分四大组,组合课桌会议式团坐,以方便课中交流探讨。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准备好课上的课件、音频。

八、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众口纷纭说马


       

  导入


       

  (一)众口纷纭齐说“马”,温故知新:


       

  导入语: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同学们在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马的世界”就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马的知识,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过渡语:通过温习,我们发现这些跟马有关的俗语或故事蕴含着不少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韩愈的《马说》。看看他是怎样看待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一)自主发言:


       

  1、与马有关的俗语:


       

  人靠衣裳马靠鞍;风牛马不相及;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牛头不对马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伯乐相马;老马识途;按图索骥;秦琼卖马。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汇报预习: “说”的有关常识和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


       

  2、教师小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平常我们生活中的“说”是“谈谈”的意思,而文中的“说”是指一种特定的文体。


       

  3、适时补充: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指导学生初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四)指导学生自主汇报交流全文翻译,质疑解难:


       

  请各组同学派代表说说自己在学习中发现和存在的疑难,能够解答的同学可以起来回答。


       

  导问: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哪些句子比较难理解?你觉得这篇文章在说什么?作者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适时点拨、补充、归纳:


       

  1、词的归纳:多义词“之;其”


       

  之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在主谓之间)


       

  其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2、重点句、特殊句式的翻译:倒装句、反问句


       

  (六)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深层探究。


       

  1、全班再读课文,合作探讨“是怎么写的”?


       

  2、指导学生链接课外资料,品读重点句子,思考:“为什么写”?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愤懑不平)


       

  3、老师适时点拨归纳并讲评学生板书的要点。


       

  4、再次强化学生对主旨的认识,要求学生立刻进行1-2分钟强记,训练记忆能力。


       

  5、写作手法点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


       

  (二)学生以个人汇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预习成果


       

  1、自主解题:(个人汇报)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


       

  2、作者其人:(个人汇报)


       

  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三)学生初次放声朗读全文,读准以下字音,并读好节奏停顿。


       

  祗(zhǐ); 骈(pián); 一石(dàn);


       

  食(sì);邪(yé);


       

  (四)学会发现,提出疑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汇报交流全文翻译,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1、说出发现:我积累的词语、重点句有……


       

  我认为这段写了……(作者是这样写的:……作者写作的目的是……)


       

  2、提出疑难:我还不太理解的有……


       

  (五)积累文言知识(字、词、句)


       

  1、词的归纳:(实词、虚词)


       

  (1)通假字


       

  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


       

  见 : 才美不外见 通“现”,表现


       

  材: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才能


       

  邪: 其真无马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词类活用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马鞭子,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2、小组接力赛:结合预习成果,进行文句翻译


       

  3、积累文言文句式


       

  (六)合作探讨,反复品读,深入探究:


       

  1、大意理解及文章结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结合课外查找的背景资料,探究主旨。


       

  (小组代表口头汇报)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大声朗读全文,感悟手法。


       

  三联系实际拓展迁移


       

  (七)联系实际,拓展迁移:


       

  1、小结: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2、点拨,归纳: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八)指导学生当堂背诵全文。


       

  (七)联系实际,拓展迁移:


       

  1、阅读本文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


       

  2、讨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八)快速记忆大比拼:当堂背诵全文。


       

  四布置课外小练


       

  *小练笔:以“假如我是千里马”写一段感悟,字数300左右。


       

  *小阅读:《马价十倍》


       

     

  五结束语


       

  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但是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敢于表现,勇于探索,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识别人才的人)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埋没人才的人)食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有才能的人 )其真无马也邪 ——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十、作业设计:

  (一)课前预习题: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难句;

  3、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韩愈及有关“马”的资料和文学作品。

  (二)课后巩固练习题:

  1.背诵全文。

  2.解释下列字词:

  然后 故 祗 骈 或 石 且 安求 策之

  3、译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选答题:二选一

  *小练笔:以“假如我是千里马”写一段感悟,字数300左右。

  *小阅读:马价十倍 《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 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2)说说你读完这个小故事之后的感悟。

【初中语文马说课件】相关文章:

1.《马说》课件

2.《马说》的课件

3.马说课文课件

4.马说课件资料

5.马说的 课件

6.马说优质课件

7.《马说》教学课件设计

8.马说教学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5059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