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造型基础课件(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4.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4.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第一,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第二,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1.4.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1.4.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5.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 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1 、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 、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作业内容与要求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

  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学时三张、长期——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第二部分 造型基础的各种形式训练(48学时)

  ( 材质、肌理、空间、变形、夸张、象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 1. 反光不透光的、 2. 透光且反光的材料、 3. 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 2. 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3.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6232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