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鸿门宴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言文鸿门宴教案篇二

  鸿门宴

  一、引导

  关于史记,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史记》作品内容、特点、价值的掌握,鸿门宴教案鸿门宴(原创教案八)。

  《史记》记叙历史的起止年代: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历史。

  《史记》的体例及构成:纪传体通史,以历史人物为纲记载历史。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合计130篇。

  关于《史记》的价值,鲁迅"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评价,道出《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二、关于背景

  简述楚汉核相争的历史过程。要点:盟军分兵两路,相约攻秦,项羽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得以先入咸阳,且有欲王关中的打算,项羽进入函谷关,接到曹无伤告密,加上范增进言,定计除刘,才有鸿门宴。

  可以说,鸿门宴,是刘邦和项羽两个阵营的一次精彩政治较量,在军事上占有绝对实力的项羽阵营,却在政治上输得精光,这也暗示了刘项二人政治上的必然结局。

  三、整体把握

  提问: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什么地方?

  生动鲜明人物形象,波澜起伏的情节变化。

  结合研计与练习一,试着为每一段拟一个小标题。并观察矛盾的起伏,事态的缓急与情节的变化。

  通过这个折线图可以看出,全文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人物就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得以体现。

  文章体现了两个阵营的较量,塑造了两组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列出来,试看其中的微妙关系。(引导思考)

  项羽阵营: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刘邦阵营: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

  对应关系:主帅智囊武将叛徒

  这两组人物构成了两个团队,无疑作者既展现了个人的性格与能力,也展现了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无疑贯穿了一种对比关系。

  四、讲解课文

  在讲解课文中,以故事的情节变化(除刘与保刘的矛盾矛盾转化)为线索,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

  定计(矛盾陡起)

  问:由于曹无伤的告密,得知刘邦欲王关中,项羽与范增的意见是一致的,即定下除刘之计,但是二人对刘邦的认识完全一致吗?

  引导总结:项羽听到曹无伤的报告,立刻"大怒",并没有深思熟虑,是一时意气用事,觉得刘邦"可气"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触碰了他"自大"底线。

  范增则是将刘邦入关前后的表现做了对比,得出"其志不在小"的结论,除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觉得刘邦"可怕",教案《鸿门宴教案鸿门宴(原创教案八)》。不除会养虎为患。

  问:通过对比,能看出项羽的性格特点吗?

  答:高傲,自大,缺少政治远见。

  泄密(尖锐的矛盾出现转机)

  问:你怎么认识项伯这个人?

  引导回答:大敌当前,私见张良,为私交而泄机密,组织纪律性差;与刘邦结为亲家,因公废私,无原则和立场,做了掣肘之举,也反应了项羽团队的不团结。

  问:在大难临头之时,足见刘邦本色。刘邦是如何化解眼前矛盾的,又能看出他何种个性?

  引导总结:

  虚心纳谏,配合默契。(对张良两句"为之奈何",积极配合张良讨好项伯)

  世故圆滑,善于逢迎。(如道出"鲰生之说""吾得兄事之""结为婚姻""不敢背德")

  问:项羽听了项伯为亲家说的一番美言,项王许诺,从这一"诺"中,你能看出什么?

  引导总结:呼就前文,足见项羽的"除刘"之计只是一时之气,并无成熟远见。

  伏笔下文,项羽已冰释前嫌,范增仍老谋深算,暗示认识上的不合,配合上的失败。

  看出项羽头脑简单,自大浅薄,耳根软,无主见。

  宴饮(矛盾激化)

  问:从刘项鸿门一见的对话中,即见二人本色,你能看出什么端倪?

  刘邦:回忆旧情,居下讨好,转移矛盾。足见其圆滑世故。

  项羽:一言泄密,送上曹无伤,足见其胸无城府,简单幼稚。

  问:留饮之时的座位安排,能看出点什么政治表情?

  指导:按照古代礼仪,君臣相对,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相对时,长者东向(面向东),幼者西向;宴席四坐时,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待坐。由此可见,刘邦居于项羽、范增之下,显示了力量上的悬殊对比,以及项羽的自大心理。

  问:举玦,舞剑,是范增的两次努力,但除刘计划均告失败,分析,根本原因在哪里?

  闯帐(故事的高潮)

  引导分析:这一段当中,主角是樊哙,樊哙是刘邦的武将,也是刘邦的连襟兄弟。司马迁不吝笔墨,从不同角度(描写角度)刻划了樊哙的形象,试着分析,挖掘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涵。

  分析总结:

  语言:"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看出他的忠勇。

  动作:"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拨剑切而啖之",尽显威猛英武。

  神态:"瞋目项王,发尽上指,目眦尽裂。"威不可犯。

  间接描写:项王的欣赏,项王被怒斥后的"未有以应",都说明樊哙的勇猛可爱,有胆有识。

  问:樊哙这个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衬托了刘邦,给刘邦这个团队的团结合作,及个人能力方面都加了分。

  逃席-留谢(合并处理)

  问:这是故事的结局,刘邦的脱身,是机智而从容的,看看他是如何实现的?

  总结:张良留谢,樊哙护送,独骑间行,合理安排时间。足见其团队的团结合作,衬托出刘邦的善于用人。

  问:面对张良的献礼,范增与项羽的表现大不一样,这又说明什么?

  项羽麻木不仁,因为他迷信武力,认为刘邦不足为患;而范增则是气极败坏,认为放虎归山,贻害无穷,也为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而懊恼。五、处理课后研讨与练习及导学案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

  锋芝恋锋芝恋,咱能不这样吗?2011-06-17北京赶集网租房保定市赶集网文章正文保定市赶集网2011-06-17

【文言文鸿门宴教案】相关文章:

1.文言文《鸿门宴》翻译

2.文言文《鸿门宴》教学方案

3.文言文《鸿门宴》原文

4.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

5.鸿门宴文言文翻译

6.《鸿门宴》全程教案

7.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

8.《鸿门宴》的优秀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7974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