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美术教育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美术教育教案3

  活动目标:

  1、熟悉国画材料,用具,了解基本国画的常规。

  2、初步感知国花的基本特征,比较国画和蜡笔画的区别。

  3、学习洗笔、换水的方法,保持衣物整洁。

活动准备:

  毛笔 盘子 颜料盒 水罐 国画颜料 宣纸

活动过程:

一、介绍国画用具。

  1、介绍我们的笔宝宝一家:爸爸、妈妈、宝宝。

  2、练习握笔姿势。

  3、训练作画常规。

二、比较国画与蜡笔画的区别

  1、跑步比赛:请一名幼儿上来在纸上用蜡笔与老师毛笔比赛,看谁跑得快。

  2、幼儿自由练习:幼儿自己动手去感知毛笔。

  4、幼儿探索发现:毛笔跑不动时要喝水来补充水分和营养。

三、评价

  1、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笔宝宝跑到哪里去了。

  2、学习洗自己的笔和换好干净的水。

  美术教育教案4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围绕(苹果和橘子)主题背景下进行的,秋天到了,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吃水果,而且活动的材料也是缘于幼儿的生活,是孩子熟悉的苹果,通过小刺猬背果果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学会画封闭的圆,在深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内容与要求:学会画封闭的圆,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水笔蜡笔苹果树小刺猬若干草地背景。

过程导入:秋天快结束了,小刺猬来到树林里,看到一颗很大的苹果树,地上掉了许多又大又圆的苹果,小刺猬想背一些苹果回家。

  师:大家猜猜看小刺猬会用什么背苹果呢?

一、讲解示范

  师:现在我们请来水笔宝宝来帮小刺猬一起来背果果,水笔宝宝的帽子一定要戴在它的头上,这样帽子才不会丢掉。

  师:小朋友眼睛看好了,看看小刺猬是怎么背苹果的,小刺猬是用身上的刺来背果果的,所以苹果要牢牢的定在刺上,然后走走走,慢慢走,手拉手好朋友,再把苹果的小柄加上去,小刺猬背好了一个大苹果。

  师:小刺猬还想再背一个苹果呢,先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上,然后再走走走慢慢走,这样的苹果好吗,为什么(这样的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不好吃,只有手拉手,连连紧这样的苹果才好吃)

  师:小刺猬还想再被一个苹果谁来帮帮它(指导先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上)

二、幼儿操作

  这里还有许多小刺猬想背苹果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指导幼儿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猬的身上,画封闭的圆形。

三、分享交流。

  小朋友你们帮小刺猬背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刺猬对老师说小朋友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1、哪个小刺猬背的果果最多。

  2、哪个小刺猬把果果背到地上了,怎么办。

  美术教育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葫芦工艺品,了解葫芦由制作工艺、形状、图案、色彩表现的造型美、艺术美。了解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力,人是葫芦工艺品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图片、视频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葫芦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3、德育目标:通过欣赏、交流、评述,了解葫芦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将民间葫芦工艺品发扬光大。教学难点:

  学生对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的认识及表述。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1、出示礼物,生谈对葫芦的认识

  我们平时可以用葫芦做什么?

  2、了解吉祥寓意,引入课题

  二、学习欣赏制作工艺深入了解工艺特点

  1、出示制作工艺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猜测可能的制作方法。

  2、在以上基础上,学生自学课本相关知识。

  3、交流学习成果

  (1)实物展示,学生通过区分实物,了解天然葫芦、针划葫芦、刀刻葫芦、彩绘葫芦4种简单的制作工艺。

  (2)拓展引入山东聊城的刀刻葫芦取得的成就,引发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兴趣,激发自豪感。

  (3)投影与视频展示,学习勒扎、范制等比较抽象的制作工艺。

  (4)教师亲自动手示范,制作烙画葫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烙画葫芦工艺。

  (5)课堂小结,简单总结葫芦制作工艺。

  三、学以致用,创作体验

  1、教师示范制作彩绘葫芦,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学生了解注意事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优秀成果展示。

  四、拓展课外资源,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美术教育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2.美术教育感言

3.美术教育名言

4.美术教育简历

5.美术教育论文

6.小班美术教育《越开越大的花》优秀教案

7.中班美术教育《幼儿园的花朵》教案

8.《早》教案(通用5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5688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