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不开心小树》大班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不开心小树》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开心、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

  2.初步感悟:如何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

  1.开心小树和不开心的小树各一棵。

  2.下雨、刮风、两个小朋友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

  1.出示图片开心小树和不开心的小树:森林里有一片树林,小朋友看其中有这两棵树。这两棵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一棵是开心小树一棵是不开心小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小树的表情不一样)

  2.那为什么一棵树开心,一棵树不开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3.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山坡上有一棵不开心小树”到“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

  4.提问:故事里都有谁经过了森林?风、雨、小朋友(幼儿讲述,教师一一出图片)

  5.那风轻轻吹过的时候,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怎么说?不开心小树又是怎么样的?它怎么说?(幼儿回答)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6.下雨了,开心小树是怎么样的?怎么说的?不开心小树是怎样怎么说的呢?

  7.小朋友到树林里来玩,开心小树又是怎么说的?不开心小树呢?

  8.那开心小树到底为什么着急起来?(幼儿讲述)那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呢?(因为他总是不开心)

  9.小结:原来呀,不开心小树他不开心,所以总碰到什么事情总是不开心,对别人总是不友好,于是大家都不喜欢他了。

  二、情景表演

  1.刚才我们听了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来一起来学学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幼儿分成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两组。

  2.教师角色扮演:表现风儿吹,下雨,小朋友来玩的情景,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进行对话。

  3.我是风,风过到了开心小树这里,开心小树应该怎么样做,怎样说?吹到不开心小树这里……我是雨,下到开心小树这里,不开心小树这里应该怎样?小朋友来了,开心和不开小树应该怎样做?

  三、不开心小树开心了。

  1.不开心小树后来怎样了,请小朋友继续听故事第二部分。(冬天,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至最后)

  2.小雪花为什么飘过去打扮不开心小树?(因为不开心小树想要把自己打扮一下)不开心小树变得开心以后,大家怎么对待它?(引导幼儿认识开心的人,大家都欢喜)

  3.小结:不开心小树开心了,对任何人都友好了,大家都喜欢他了!

  四、开心与不开心。

  1.我们平时会碰到好多不开心的事。你都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谁来说一说?

  2.小朋友平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不开心的事?(幼儿讲述自己碰到过的不开心事)请小朋友一起帮他想想办法,怎样把这些不开心的事变成开心的事。

  3.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做开心小树,把不高兴的事也变成开心的事。

《不开心小树》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总是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乐观、开朗的人会受人欢迎。

  2、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尝试进行自我情绪调控。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心情树叶人手一份

  2、开心树和不开心树各一棵

  3、幼儿不开心时刻PPT|

  4、课前游戏“挠痒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刚才我们玩了挠痒痒的游戏,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开心、真开心、非常开心)

  二、第一次选择

  1、有两棵树,你们想跟他们一起去玩一玩吗?(教师带幼儿绕两棵树一周),请你选择一棵喜欢的树,并坐在它前面的椅子上。)

  2、交流:为什么你喜欢这棵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选择。

  (关于这两棵树还有一个故事呢)

  1、教师讲述故事“不开心小树”,现在你还是喜欢原来那棵树吗?为什么?

  2、交流:为什么你喜欢开心树,不喜欢不开心树?(总是不开心,皱着眉、板着脸的人是不会受别人欢迎的,总是笑眯眯乐观开朗的人受欢迎。)

  3、请小朋友再次变换位置。(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喜欢哪棵树?并坐到它前面的椅子上)

  四、情感迁移

  (教师讲述故事下半段:不开心树每天都不开心,朋友们都不找它玩了,蚯蚓绕过不开心树到开心树下松土,小鸟也绕过不开心树,到开心树上唱歌,怎么办?不开心树也着急了?)

  1、如果你是不开心树你怎么办?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改变自己)

  2、情境游戏:帮不开心树变开心,(请幼儿帮不开心树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开心成为一棵受欢迎的树,并将开心树叶送给不开心小树。)这样不开心树也慢慢变开心了,大家又都重新喜欢它了。

  五、情绪联想PPT。

  1、人总会遇到不高兴的事,说说平时遇到不开心的事。

  2、看看他们怎么了(播放PPT),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它变成开心的事?

课后反思:

  1、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两次自由选择活动,第一次仅凭两棵小树的外形特征,第二次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来选择。这样的两次选择,孩子们经过两种认知的碰撞,经验内化后成为自己的行动——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经常皱着眉、板着脸不开心的样子,就不会受到朋友们的欢迎,会变得越来越孤单,于是纷纷选择了开心树,达到了我预设中的目标。

  2、选择性地修改教材,根据活动预设的需要,我删掉了故事的后半段(不开心树在冬天晚张开树枝迎接小雪花,让自己成为了一棵受欢迎的树,也使自己成了一棵开心的树。)将这一过程设计成为幼儿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怎么样才能让不开心树成为一棵受大家欢迎的开心树?”通过孩子们想办法,并要求将每一个办法对小树说出来,然后给小树贴上绿色的笑叶子。这一打破常规的环节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也使我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了孩子们的认知经验,孩子们原先认为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让小树变得开心起来(这是幼儿的原有经验),但通过教师的引导,知道了小树必须得靠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所以思维有了指向性,而且为小树想办法的过程恰恰就是自身经验的拓展,为自己以后的情绪调控提供了经验。我觉得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成功。但是孩子说得不多(办法不多),体现出教师的这个指向违背了孩子们原有的思维定势,要孩子随着这个方向发散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我课前没有预测到这一点,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导致我在活动中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或更好的支架而匆促收场。

  3、教具的制作需更完善,两组椅子摆放时各组应多放几把,不能幼儿每人一把,这样使第一次选择许多幼儿都选择了开心树,选择不开心树的小朋友是因为那边椅子坐不下了,无奈才坐这边的,有的坐在不开心树这边却说不出原因。

  4、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要上完整。第三个环节请小朋友帮不开心小树想办法时我没有进行及时的小结,使幼儿的新经验没有得到提炼。

【《不开心小树》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不开心的小树》教案

2.小树林大班教案

3.大班音乐《小树叶》教案

4.小树叶大班教案

5.小树的新衣大班教案

6.不开心小树教学反思

7.不开心的小树教学设计

8.不开心小树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6102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