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课文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郑板桥的故事。找三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2.这三个同学读得字正腔圆,声音响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掌声鼓励。故事中有几个字音值得大家注意,谁有信心读准确?(指名读):一艘傍晚、中堡湖,袅袅、狂风骤起、稻麦果蔬 、菱藕、斛

  师:你读得很准确,请你领大家大声读一遍。在这些生字中,我们要注意那个字的字音?

  艘:它是平舌音,是个量词,专门指什么?(船只)比如说“一艘轮船”它有半部分的笔顺也值得注意。学生书空。

  袅:它念“niao”而不念“miao”文中词是 “轻烟袅袅”,袅是什么意思呢?

  骤:骤是翘舌音,狂风骤起谁来解释一下? “骤“是什么意思呢?(急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另外“骤”的第十二笔很重要是什么?(撇)这笔撇不能丢。

  堡:它是个多音字。

  3.现在我们已经扫除了朗读上的所有障碍,刚才大家就课题提出了很多疑问,现在就请大家放声朗读,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讲述了郑板桥一次乘船到兴化北乡途中观赏湖光山色触景生情吟一上联后到渔民家中做客,与渔民交谈后又想出一个绝妙下联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师:你真是一个概括能力很强的孩子。文章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默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都有哪些?“夕阳西下” “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一弯新月” “映照湖面”“细浪如银”“ 触景生情”“ 脱口吟道”

  师:短短的几行文字中竟有如此多的四字词语,真是佩服作者的文采,那位小老师愿意领读一遍?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师:通过这些词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默默的读一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那个词让你想到了这些?

  生: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时,渔家在船上静立的身影,就像一幅水墨画。

  生:我看到了垂柳边袅袅的炊烟,仿佛在召唤晚归的渔夫。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来,就像一个晶莹的玉盘

  生:夕阳下的湖水漾起粼粼的波纹,看起来格外温柔。

  生:我听到了那嘹亮又轻快地渔歌,满含着收获的喜悦

  师:此时郑板桥心情会怎样呢?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心情?(触景生情)

  什么是“触景生情”呢(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师:是啊,眼前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夜色朦胧,新月如钩,水面如银,微波荡漾,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郑板桥随即脱口吟道:“半湾活水千江月。。。。。”

  师:谁来美美的读一读。我觉得还不够美,声音再柔美一些。声音再拉长一些(指名读)大家齐读

  师:这“半湾活水千江月”对应着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呢?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师:是的,正是观赏如此美景才有感而发,脱口而出齐读。

  生:半湾活水指的就是中堡湖

  生:千江月指的就是傍晚时分的一弯新月。

  师:此刻,你想怎样评价一下郑板桥?(有才)

  师:那个词最能体现他的才华?(脱口吟道)什么意思?

  师:这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表示语句未完,意思未尽)

  师:是啊正当郑板桥陶醉其中,沉思下联之时,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呢?

  生:狂风骤起,湖水波澜,他落水了。

  师:有补充的吗?继续说

  生:幸亏周围又好心的渔民,他又很快得救了。

  师:正是因为这样的际遇,才使得他有机会和渔民走得很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快乐。他了解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师:郑板桥从渔民的口中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这里盛产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师:菱藕谁来介绍一下?图片

  师:这两个词让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是什么?(美),什么美?山美水美人美物美

  师:在这特有的情境里,郑板桥完全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于是又脱口吟道:“一粒沉沙万斛珠。”真是有才啊。

  师:这个“斛”字谁来讲一讲。(斛是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师:那这里的万斛珠说明了什么?那“一粒尘沙万斛珠”你怎么理解?(指这里盛产珍珠)正好与文中的哪些语句的描写相对应。(湖中还产一种大蚌,蚌中还有绿豆大的珍珠呢?这里的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宝啊)

  师:这里盛产珍珠,每一粒沙子都有可能变成绿豆大的珍珠。作者在这里要赞美的仅仅是珍珠吗?

  生:作者是以珍珠为例,赞美这里丰富的水产资源。

  师:此时,在郑板桥的眼里,中堡湖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是啊,渔民的热情更让郑板桥觉得这里真是人间仙境。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笔就写了:“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尘沙万斛珠“后来,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念。

  师:此刻,我们真的要为郑板桥竖起大拇指了,现在我们来一起朗读这幅对联。要读出你内心中那份情不自禁的赞叹的语气。三、拓展

  1、《郑板桥吟诗送贼》

  师:郑板桥的才华真是令人佩服啊,听说过郑板桥吟诗送贼的故事吗?想听吗?

  郑板桥吟诗送贼

  一个细雨蒙蒙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想,如果高声呼喊,恐怕不是小偷对手,假装熟睡,任他拿取。心又不甘,思来想去,: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一首打油诗: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后,心想,这么倒霉,偷个穷家,也罢。正想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

  出门休惊黄尾犬,

  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翻墙而出。正欲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此刻低头一看,墙头果有一盆兰花,于是小心避开,屋里又传出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郑板桥就这样客客气气地把小偷打发走了。

  师:郑板桥真是太有才了

  关于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上网继续查阅。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694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