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使楚国时,讲过这么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就是说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则是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并用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一句话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1.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东 ⑤浙江 ⑥山西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 1.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3.通过这两气候要素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利用景观图辅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2] 填写下面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温度带

  干湿区

  水资源丰富程度

  河流是否结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植被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食

  其他

  [学生活动3] 以“到底北方好还是南方好”作为辩题,进行辩论。在教室两边分别挂上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风情的图片(各3~5张),请代表北方、南方的学生分坐两边,同组学生(每组里均有辩手、策划者和南、北方人)的座位相邻。辩论前几分钟由南、北方各出一名学生播放代表当地风情或歌曲录音,以营造一个虚拟的良好情境,然后让学生自由辩论,不受约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板书设计

  一、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1.走向

  2.经过的省区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5577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