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肺的通气生物课教案(5)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提问:根据自己的体验,说一说在深呼吸时,除胸部肌肉参与活动以外,还有哪部分肌肉参与活动?

  (回答:腹部的肌肉。)

  讲述:可见,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不只是肋间肌和膈肌。不过,肋间肌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和体验,说明呼吸运动是由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呼吸运动的原理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肺的通气。

  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呼吸运动的原理,那么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听说过的人工呼吸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的呢?

  (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教师自答:(或对学生的回答作小结。)人工呼吸的方法,如口对口吹气法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患者恢复呼吸。(至于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在“课外读”中有所介绍,同学们可以在课外阅读。)不过,每分钟内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一样。

  提问: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多少呢?

  (请学生自测:分钟内的呼吸次数,教师报时。1分钟后,教师请四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报出测得的呼吸次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提问:刚才是在平静状态下测得的呼吸频率。那么,你们在100米短跑冲刺后,感觉自己的呼吸频率与平静状态时一样吗?

  (回答:不一样。短跑后呼吸急促。)

  小结:分析同学们测得的数据和不同状况下呼吸的情况,说明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次~18次。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随着呼吸深浅程度的不同,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通气量也不相同。  演示、观察:教师出示已校正好的圆筒式肺活量计。请一位身体强壮的男同学前来测量他的肺活量。要求他用力吸气,然后迅速通过吹嘴向肺活量计内尽力吹气(即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再吹为止。此时,教师关闭进气管的开关,待浮筒平稳后,读出肺活量计上所显的数值(单位是毫升),并记录在黑板上。这样重复测3次。请男同学回座位。接着,请一位体弱的女同学前来测量(做法与前相同)。

  提问:大家根据黑板上记录的数值,分析这两位同学的肺活量各是多少?

  (回答时,有的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有的取三个数的平均值。)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肺活量,有的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有的取三个数的平均值。究竟哪个正确呢?应该说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作为受测者的肺活量是对的,因为这个数值说明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通气量,反映出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5848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