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整理》教案(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

  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

  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7580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