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代诚信小故事(2)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李勉诚实无欺

  李勉,唐代中期名臣。他幼通经史,生性耿直,一生崇尚道学,为官做人更是正直无私,为民所信服。

  李勉年少时很贫困,一次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忽然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李勉对他竭力照顾,他在临死前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请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李勉答应为他料理后事,后事办好后却把剩余的银子放在其墓穴中一起埋下。隔了几年,李勉担任开封县尉。那死去的书生的兄弟来寻找这个书生,一路寻找他的行迹。到了商丘,打听出李勉曾经为书生主持过丧事,就特地来拜访他。李勉陪同那个书生的兄弟前往商丘墓地祭奠,并挖出了剩余的银子全部交给了他。

  唐德宗时,李勉任吏部尚书,他不畏权贵,遇事敢言,特别注意维护朝廷礼仪。唐德宗非常宠幸奸臣卢杞。卢杞时任澧州刺史,遭到给事中袁高的弹劾,认为卢杞奸邪败政,贬官尚不足以抵塞罪责,然而唐德宗却不予罢免。一日,唐德宗对李勉说:“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怎么不知道!卿知其状乎?”李勉回答:“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这是一句极佳的对答,流传天下,人们都佩服他的正直。(《新唐书》)

  欧阳修治学严谨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官至副宰相,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德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他的诗词和文章在当时就被称为“极品”,受到文人学士的广泛赞誉,这源于他的治学严谨,做文章务求精益求精。他每写文章,草稿出来后,即贴在室内墙壁上,反复推敲修改,有的文章甚至改得不留原稿一字,直到称心如意为止。

  例如他写完《醉翁亭记》后,诚心向人征求意见,他读给一位樵夫听,当读到“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时,樵夫说:“您文章的字好象多了点。我打柴上山,站在南天门,放眼一望,四周都是山……”顿时,欧阳修明白了,于是提笔将前边一串文字划掉,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醉翁亭记》言简意赅的开头,只这一句便总括了滁州胜状,也总领了全文气势。

  欧阳修不仅严谨治学,也严谨做人、做事。他待人真诚坦荡,始终注重提携奖掖后俊,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等人皆出于他的提拔,使北宋文坛出现了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欧阳修与宋祁同修《新唐书》,书成后,按惯例修史在书前只署官位最高者一人的名字。当时欧阳修比宋祁的官位高,因此,御史决定《新唐书》只署欧阳修一人的姓名。但欧阳修却说:“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宋祁知道后很受感动,说:“此事从所未闻也!”

  欧阳修晚年时,仍常将自己平生所写的文章,清理出来进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复推敲,甚是认真,有时忙的废寝忘食。他的夫人道:“你已年迈致仕(退休),难道还怕先生责难生气吗?又何必费心去一一修改呢?”欧阳修认真地说:“我既然发现了错误的地方,那当然要去修正。要不就会误导后人啊!”(《宋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3191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