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解读(3)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茅塞顿开

  战国时候,有个人名叫高子,开初他在孟子那里学习,可是过了不久便半途而废到别处学技艺去了。

  孟子知道这事后,认定高子是做事缺乏恒心,于是他就对高子说:山间小路经常有人走就成了大道;如果没有人走,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意思是:你的心已被茅草塞住了)?quot;高子听了有所领悟地说:老师,今后我一定专心致志地学习,决不三心二意的了。孟子笑了一笑说:那好吧,今后就看你的行动了。

  后来人们就用茅塞子之心比喻心窍不开。如果心窍突然开了,就叫茅塞顿开,并用茅塞顿开形容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懂得了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茅塞:像茅草堵塞道路。顿:立刻)

  胸有成竹

  宋代有个画家名叫文同,子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宝先生,梓(zǐ)州永泰人。他在宋仁宗时考上进士,后来做司封员外郎。他不但能诗能文,而且长于绘画。在他的绘画中尤长于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人们极为赞赏。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熟悉生活。据说为了画竹,他在自己住房的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仔细观察竹子一年四季的变化及晴天、雨后、茂盛、萧条时的各种姿态,因而对竹子的形象十分熟识。当他提笔画竹时,心中早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正因为他先得成竹于胸中,所以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竹子来。

  他的朋友晁补之十分佩服他这种作画精神,便在文中赞扬文与可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人们把胸中有成竹简缩为胸有成竹,用来比喻做事之先,已作好了准备,心中有谱,临事不慌,十分沉着。胸有成竹也作成竹在胸。

  夜郎自大

  夜郎在汉代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国土很小,只有一个县那么大,而且出产不多。可是夜郎的国王却很骄傲,自以为他统治的国家是很大、很富裕的。当汉朝派使臣去访问他时,他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汉孰与我大?

  后来人们称夜郎王这种行为叫夜郎自大,用来比喻眼光短浅、见识贫乏却又自高自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4671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