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精彩美文阅读(2)

经典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月亮不自由

  2012年4月,一位越南人在美国用90万美元买下了怀俄明州布佛德镇。布佛德镇面积4万多平方米,被称为“美国最小镇”,多年来居民仅一人,此人叫桑蒙斯,既是居民又是“镇长”。作为即将离任的“镇长”,他打算寻找安静一隅去写一部传记。小镇虽说功能很齐全,有加油站、便利店、办公楼、住宅各一座,可毕竟花了近百万美元,舆情在讨论值不值的同时,最想问的是为什么——为什么斥巨资买下“最小镇”?

  这位越南人拒绝透露姓名,人们只知道他原来住在纽约的曼哈顿,多年来他一直做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像一只巨大的蛋壳被卡在两栋高楼之间,由此内心产生易碎感和焦虑感。

  人的焦虑,往往会外化为对事物的感受。10年前的某段时间,我想去人们趋之若鹜的大城市。在这座现代都市,我应聘成功。这里有丛林般的高楼,星空被建筑物切割得支离破碎。是夜,走在城市新区,我一抬头,忽然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某种不适:一轮巨大的月亮被卡在两栋高楼之间,不能动弹。我替月亮感到了不自由,自己也随之心生逃离的想法——还是回到自己住惯的小城安逸。回来一比较,果然是小城安逸。

  几年前的某个夏天,去郊外草地观察虫子,我发现虫子们大致都向与城市相反的方向撤离……我根据虫子奔跑的方向,去水草丰美的湖边买了一幢房子居住。果然,我有了惊喜的收获,听到了久违的蛙鸣和虫叫,闻到了花草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看见了天鹅绒般蔚蓝的天空。尤其是每个夜晚都让我感到清新——星空辽阔深邃,月亮来去自由。

  对栖息地的选择,有人从自由的角度考量,有人则想从当前有毒食品和大气污染的巨大阴影之下逃脱出来。2006年开始,美国摄影家卢卡斯在美国东部的田纳西州拍摄和采访了一群回归自然的人们,这群人因为对城市环境的不信任,而重新选择在荒野中建造居所,在附近的小溪中汲水,在田野里狩猎、种植自己的食物。

  但这群人仍然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没有彻底断绝自己与主流社会的联系。他们并不想完全拒绝现代世界,而是选择了一种局部远离的生活形态。这是无奈,还是趋利避害呢?我想,任何契约的达成,无不包含妥协。

  现代生活没有孤岛,没有人是孤岛,也没有人能够退守孤岛,乡村与城市、独处与群居、宁静与喧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无疑有着一相情愿的文学色彩。小说中,鲁滨孙被命运抛到了一个孤岛上,虽然心无旁骛,毕竟也是直到第四个年头,才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麦,孤独地生存,并不轻松。然而,海风中摇曳的棕榈树,无人的海岸线,玫瑰色的天边,又无时不在提醒人们生活的另一种美好可能。

  现实中,月亮不自由,世界也永远处于未建成状态。然而,对于生活的向心力,我们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但绝不应一味顺从。

  北京四中的自由氛围

  最具神话特色的中国式教育来自名牌中学而非名牌大学。由于产业化和严进宽出的制度,中国高校如今乏善可陈,而高考制度的相对公正,使得高中,尤其是名牌高中为荣誉而战的尊严感代代延续。在每年的高考季,都会有一份中国中学百强名单在民间流传,这些中学无论地处首都还是小城镇,都集聚了当地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他们聪慧、勤奋、坚韧、专注,取得的成绩也如此巨大。如果说中国的基础教育独具长处的话,那么,这些学校就是代表,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精英教育。

  出生在四川外公外婆大家族溺爱娇宠的环境中,我小时候是基本靠家教,常常满山跑的野孩子。初中来到北京,进入爷爷奶奶生活的军事大院,经历了从南到北,从野放生长到机械化大规模培养。

  后来考上了当时只有高中部的四中,我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没感到有多少竞争威胁,没感到有什么高人一等,也没感到什么雄心大志更进一步,而是觉得,终于找到我想要的自由了。

  首先,四中的教学非常有效率,老师不会留大量课外作业,而是要求你课内的高度专注。记得我崇拜的数学老师是瞎了一只眼的瘦小老头儿,他是最有武侠效果的一位,常常单手一挥,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比用圆规还圆的.图形。他常常是边写题目,就边嚷嚷着:“快说答案,谁知道了谁站起来说。”如果有同学站起来说对了,他也就不讲解了。英语老师语速奇快,一堂课除了讲解新的知识要点之外,有时候要做两三张卷子,他觉得没必要留到课后去做,课后多看点外国电影比较有帮助。连我喜爱的体育课也是高密度的,上来先来个八百米之类的,来例假的女生也必须到场,不许在旁边坐着,要保持轻度运动。

  语文老师则觉得除了古文课和鲁迅的小说要好好讲解之外,其他很多篇幅也没什么太多值得唠叨的,所以语文课上得最轻松灵活。比如有段时间每堂课要请一个同学来讲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记得一位父母离异的女生,上台讲元稹的一系列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她讲完了好几首之后,加了句结语:“不过,元稹在夫人苇丛死的当年,就跟薛涛在成都同居了,两年后又纳了别的女子做妾。”她说那句话时并无特殊语调表情,我却再也不能忘怀。之后她又是我的北大同学,爱上一位总是穿着长衫布鞋的中文系师兄,每当这对著名情侣走过校园,只有我在心中默念,那是她的元稹吧?

  作文题目十分宽泛。我自己就常常写诗,写童话,最受欢迎的一篇是纯粹用对话来表现,把班上同学都写成各种虫子,因为吃了不同的书而有不同的语气和说话方式。

  课堂效率高,课后自由时间就特别多。学校不占用自由时间,只在体育方面有要求。高三时要求同学们三点后必须离开教室去锻炼一个小时。不论男女,必须学会打篮球和游泳才能毕业。学校不开办课后辅导班,同学们也不去参加课外辅导,奥数是真正属于数学天才们的兴趣小组。

  还有很多供自由挑选的兴趣小组,最有影响的要算学生电视台。电视台节目每天不同,所以工作量相当大,课间常见到有人在采访。有个学生摄影师还学《红高粱》里拍棺材板子的手法,躺在地上拍被四个旗手擎起的旗帜。我当时只参加了生物小组,做了不少无土栽培送到天安门作为装饰盆花。我还参加了《北京青年报》的学通社,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到不同的地方去玩。那时候的学通社,就是一帮不安分的孩子,想有个正式名头去看他们自己无法打开的世界。学通社的大本营在朝阳门内的九爷府,我常常放学后(作业必须在课间赶完)一车从厂桥骑到九爷府,跟着大家四处采访,再一车骑回甘家口的航天大院,到家已经是睡觉时间了。老师们都很支持我的兴趣,发表文章的报纸常常被张贴在报刊栏,或是拿来当堂诵读,连理科老师们都来跟我讨论。

  四中给学生的自由,还体现在对情感的尊重上。我们班上有两对高中恋人现在已经成为夫妻。当时就有很多人出双入对,没老师在的时候牵个手,只要不影响学习,不在公众场合过分亲密,老师一点儿也不会干涉。一位师兄曾经在老师询问他是不是早恋时回答,没事的,恋着恋着就不早了。记得我因为家远而有一段时间住宿,后来因为不能晚上熬夜看书和写东西而退住了。那时住宿生对冬天六点起来晨跑都唉声叹气,只有一个姑娘总是精神百倍,提前半小时摸黑爬起来把自己梳妆得性感给力,高高的大马尾左一摆右一晃。我问她怎么能那么有动力,她咧着大嘴一笑,说了句:“爱情呗。”原来她每天都会在晨跑的时候远远和另一队中的男友眉目传情,而且晨跑后他们要一起去食堂吃早饭。这个叫肖丹的姑娘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就因为她在还没开灯的幽暗宿舍里让我第一次正式听到那个词,而且是作为她自己的宣言。

  回想起来,四中在当时作为一个资历比北大还古老的学校,确实有一种成熟宽大的大家风范,对很多小事不会莫名惊诧纠结,也把它的孩子们都当作大人来对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27318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