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人诗意地栖居_经典美文(2)

经典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

  胡应麟在《诗薮》评曰:“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木末芙蓉花’,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中有此妙诠。”诗人“描写春山月夜的景色:春野空旷,万籁无声,寂无人迹处,桂花自开自落;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月惊山鸟,音回空谷,平和的气氛,令人心悦神安。”《唐诗审美十论》)这表达了诗人清高超脱、空寂无欲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崇高审美的优美感,表现为和谐,静谧,轻松,愉快,神怡。置身于此时此景,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星空,就会获得一种愉快,这种愉快只有崇高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在万籁无声和感官安静的时候,不朽精神的潜在认识能力就会以一种神秘的语言,向我们暗示一些尚未展开的概念,这些概念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诗人的《竹里馆》中最能体现这样的一种概念:静与闲达到了老子的“道”的高深莫测的境界,达到了王国维之“无我”之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说:“意识清景与诗人兴致相会合,故虽写景色,而诗人幽静恬淡之胸怀,亦缘而见,此文家所谓‘容情入景’之作。”诗人在竹里馆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交友,置身在自得其乐的幽闲情景。在这里他泯灭了物我的界限,忘怀了自身的形迹,达到了心与境的合二为一。这种心灵的主意,即感受自然所恩赐的一种爱:生命已经是神人合一。只有神性的思考,才有诗意的栖居。栖居乃是建筑一处充满喜悦的处所,而竹里馆就是诗人栖居的安乐窝。作为处所,在诗人最亲近的明朗者——明月总是呼唤起诗人的诗意之爱。热爱生命,自行其乐。寂寞乃是一种诗人诗意的创造物:寂寞乃是光明的祝福。《早秋山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2857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