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数学教师个人教学随笔(2)

随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大胆质疑——超越教材

  可以说数学教材是众多教育专家智慧的缩影,也是教育部门高瞻远瞩的产物,但教材毕竟是“昨天的产物”,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性,它不可能及时反应今天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要大胆的质疑和拓展,要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

  九年级下册课本第41页习题第二题: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试作出S随A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关于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在去年的教课书上是A大于等于零,当时我们就对此展开了争论,有的认为只要是整式,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带上等号,而也有的认为当等于零时正方形不存在,虽然数学式子有意义但讨论没有生活实际意义。最后,我们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要服务于生活实际,大胆的作出决断,把等号去掉。今年的教课书一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的查看,结果发现,在新的教课书上,已经把等号去掉了。

三、学会倾听——扩展自己的知识视角

  对于我们所选用的练习题,我相信,大多数我们大家都独立完成并做正确,我们只是在遇到了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才去交流和探讨,但是我认为,即使你做相当好,也十分有必要听听同事们不同的看法。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你侧重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侧重这那方面的知识,而他则侧重了另一方面的知识,所以这样的交流是十分珍贵的,它会大大减少了我们教师多年来思维定势的教学,同时也使我们的思路更加广阔,同学们也会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感到新奇,这样我们的数学课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基于这样的思考,平时我非常注重教研组内的合作交流,并虚心倾听,另外我也注意到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倾听大家的`看法,在网上我参与了初中数学教师沙龙和初中北师大版教师沙龙的讨论与交流。

  交流让你产生灵感,倾听让你快速成长

  如九年级下册第32页,有一块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空地,求此空地的面积?这个问题极其简单,它的基本作法是把这个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然后作高,利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求出高的值,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而我们老师大都侧重于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的运算,思维定势在这一种解法上。这时,我就在组内提出这样的疑问,“处理图形问题的两大基本手段是分割与重组,我们用分割的方法可以完成了此题,难道就不能用重组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在我们的热烈讨论中,另外一种新型的解法逐渐浮出了水面: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后重新组合,可组合成一个等腰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后来我们把这个疑问放到了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十分热烈。这样的数学课,学生参与性强也乐于去学习,学生收获的是一种数学方法,锻炼的则是一种数学思考,这远比数学知识本身重要的多。

四、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在反思中成长

  在刚来求实的时候,我最怕同事们来听课,不用说是领导了,我更怕同事们听了课,什么也不说?我心里会想是不是对我的课不满意,会不会说些什么。可是到了三年级时,我发现我的这个恐惧心里已悄然消失了。

  上学期杨老师听了我四五节课,可以说每节课杨老师都进行了“狠批”,但我的心里没有任何不高兴和恐惧,反而我都会认真的倾听和反思,并及时整理我的这种反思。杨老师每次听完课,对我批评指导之后,我就感觉到自己又进步了很多,脑海里所留下的却是对杨老师的敬重和感激。

五、精心听课——提升教学本领

  到许昌和焦作听课回来后,我就在反思本上写下这样两句话:听优质课听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听同事的课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和本领。听省里面的优质课,我们要认真领会他们对教材的处理,以及对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它侧重于听,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所沉淀下来的便是形成的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们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有但又都不会完全一样。而听同事们的课,我们应反复琢磨,他对问题的处理手段,以及他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并积极的想方法帮其完善,他侧重于合作共嬴的积极心态。只有这样积极心态,我们才能从同事身上学到真本领。()我经常听我们三年级几个老师的课,每一次都会有很大收获。

  如刘老师那节课,对于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她让学生说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某一点的生活实际意义,这是我备课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当时我只简但的认为是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点而已。孙老师喜欢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变式和拓展,九年级下册“最大面积是多少”这节课中的做一做:原题: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它的上半部分是半圆,下半部分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为15米,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变式:若把材料总长15改为A,则矩形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拓展:有L为长的钢材,要做成如图所示的窗框,问小矩形的长宽之比多少时,窗户的 采光性最好?窗户面积是多少?曹老师善于对解题方法和知识的系统性进行归纳和整理,条理性很强,学生听起来非常清析。王老师善于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这样学生先感知概念,然后再给出概念,学生理解自然而又深刻,这符合由感知到理解的新课程理念。

  我的以上反思,只是我本人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而已,或者说是我现阶段的一种教学理念,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批评扶正,谢谢大家初中数学教学随笔教育教学随笔教学随笔

【数学教师个人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数学教师教学随笔

2.数学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心得

4.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随笔

5.初中数学教师教学随笔

6.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7.数学教师教学个人述职报告

8.数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总结报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22490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