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记录生活的随笔(2)

随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等你转身发现的爱

  提起陈思斯,你也许不知道,若说《甄嬛传》里的曹贵人,你不可能不知晓了。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看到《非常静距离》对陈思斯的采访,内心触动很大,一个刚迈入而立之年的女子,因父亲刻意的男孩式的培养致使她像极了男孩子,处事看似那么不在乎,内心却极其敏感,自己出生时父亲一个随性的动作却让她对父亲如此芥蒂,无法释怀,误解了整整三十年,也折磨了自己二十多年。

  到底是什么样的误会,让她在整个录制节目过程中投诉父亲,认为他一直重男轻女,不喜欢自己而泪流不止?父亲陈述事情源于陈思斯出生之时,当时自己许是太激动了---女儿出生了,自己终于松口气了,把自己手里握着的一个茶缸子摔到了地上;结果就是因为他这个随性的动作,使得以后三十年与女儿心存隔阂,误以为自己是想要个儿子,不喜欢女儿,再加上自己中国式的培养孩子,一直打压式教育,从未给过女儿正面的肯定,更使得女儿拧着劲向他证明自己,误解自己。

  其实正如节目中的画外音所说,抱怨父亲的陈思斯,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然而抱怨的目的并非表达自己对父亲真正的不满,或许她只是想用吵闹的方式得到更多的父爱,得到他的认可,看到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也可以像个男孩子一样赡养父母,而且还可以带个儿子回家。

  好在后来出现的父亲开口解开了这么多年的结,并且讲起了女儿上大学期间生病很严重住院时一些事情,每天自己在女儿面前伪装成她生病不是多大事的样子,晚上背着女儿却是恐惧的很,担心女儿得几乎精神崩溃,一走出医院就会痛哭,半夜也会忽然惊醒,害怕女儿会离去,每天夜里女儿躺在医院病房里,自己就躺在病房外过道里的狭窄的长椅上,心想这样也是陪伴着女儿的好。

  最终女儿还是借主持人之口询问父亲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女儿,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父亲终于表达出了自己的爱---女儿是个贴心的孩子,是个合格的演员,自己为她感到非常自豪!当陈思斯听到等了三十年的父亲的认可时,抱着父亲在节目中呜呜的哭了,这时的哭泣不再是开始时的委屈而是压抑多年情感的释放。所以说陈思斯是幸运的,因为她在这个平台上终于得到渴盼已久父亲的认可;陈思斯又是幸福的,因为她真正的解开心结,真正懂得和体会到了含蓄的、沉甸甸的父爱。

  中国式父亲的表情大多是严肃的,他们对子女的爱也是严肃的,深深的隐藏在严厉斥责声中,甚至是恨铁不成钢的打骂。尤其农村为甚,父亲每天为了养家糊口,疲惫的奔波着,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和延续,中国式教育的承袭使得父亲继续着自己父辈的教育方式,尽管此时的大环境不再一样,孩子也不再一样。

  大多数子女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方体谅出父亲的所为,正如筷子兄弟所唱“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作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一次和朋友聊天提及她的父亲,她说,以前的自己总傻傻的以为父亲不喜欢自己,因而自己也就不会主动亲近他;由于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对子女要求很严厉,稍有差错就会严厉的责骂,做了对的事也不会表扬自己,所以很怕他,一直到大学毕业,自己能够自力更生了,方不是那么怕他,也许你感觉很可笑是吧?

  父女之间怎么会害怕呢,事实就是这样,二十多年我们彼此很少说话,每次往家里打电话大都是妈妈接的,他从来不会主动接;好在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一件事,突然醒悟父亲不是不爱而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有次趁假期回家了几天,临时决定返回工作地方,当时已经中午12点多了,母亲说吃过饭再走吧,自己为了赶车就不愿意。此时父亲刚下工回来,满身泥灰,尽管一脸的疲惫,知道后一句话没说,直接推着电动车就送我,当时我完全可以直接乘车去,可是父亲却担心中午没车自己等车太冷;还有母亲告诉我每次打电话时父亲虽然总会在旁边嚷着要求挂电话,说浪费电话费,然如果我两天不打电话,他就会唠叨怎么忙得连个电话也不打呢。

  是啊,这就是父爱,他的爱不同于母爱表现于暖暖的唠叨之中,他的爱是隐藏在你转身的背后,如若你现在仍然心存质疑父亲对自己的爱,那么请你转下身,你就会发现父亲不是不爱而是爱到了极致,不知道怎样表达他的爱,请珍惜这份无言的爱,学会用心体会,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心回馈这份沉甸而内敛的父之情!

学无止境,心无所止

  盼着,盼着,我们这些些成熟的桃李终于尽散于他乡,心里惦念着那清逸的乡道村巷,那些景致还是旧时的样子,一切都了然于心……

  熟悉的励志话语依然环绕我的心海:“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时的我们最不缺的便是抱负,一句句激亢豪壮的语句冲出胸腔,是雄鹰,会当横扫苍穹;是豪杰,终会铸就伟业!

  学无止境,昨日的愁苦已然不再,等待的我们的只有明天康庄的大道。躁蝉喧嚣的只是几个仲夏的夜晚,雄狮怒吼的却是整个苍茫的大地!谨以拙作献给依然奋斗在高考前线的莘莘学子,学长赠语:云雨过后,且看新晴那绚丽的垂虹!

鬼节,桐叶粑飘香

  七月十五,是鬼节。有的地方有放河灯的风俗。

  着名小说家台静农《红灯》,孤苦无依的银娘,费尽了心血制作一盏灯,在鬼节的晚上,悼念被军阀杀害的独子。小说描写道:

  “哦!哦!看到灯!”乱杂的人声顿时停止了,都转移到河灯上面。

  前面是一个小小的红灯引导着呢。灯沉重,走得迟慢,这小红灯早顺着水势,漂到大庄前面去了,她好象负了崇高的力量笼罩了大庄,他们顿时都静默了,庄严对着那小红灯,直待大灯来到的时候,小红灯已孤独地远去了。

  这使我看到了银娘何缕着身子在黑河中放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鬼火一般的灯照彻亡者之灵。

  在我的.故乡,似平很久以前也有漂河灯的风习。在我的记忆中,盛传每家每户蒸桐叶粑,中元节前几天,大家都去摘桐叶,然后用水洗净,再把和好的米粉或高梁粉放在桐叶中间,再把桐叶粑放在用高梁杆 和稻草杆铺成的搭子上,就可以蒸制成香喷喷的桐叶粑,这种桐叶粑可以直接食用。

  然而,这粑不是马上就给人吃,而是放在米筛或团箱里,从七月十一日放鬼门关时,即传说列祖列宗回家时起,每天用桐叶粑祭祀一次,直到七月半的夜晚,化包之后,打发老客回去时才开始吃。放了这么多天,桐叶粑当然要返生,用火煨才能食用。放在柴禾心中,桐叶烤焦了,用手轻轻一拍,桐叶化成碎片纷纷落下,剩下胀大黄灿灿半月形的粑,淡淡的桐叶馨香留在上面,吃起来香脆可口。

  每当我看到中元节那种繁琐的祭粑活动,我就问母亲:人死如泥,还有什么老客,母亲说,老客回来时,都坐在桌子口吃饭,流着口水,鼻 涕,小孩子看了害怕,玉皇大帝知道后,就用一张纸隔起来,所以阴阳隔张纸。现在,我明白,香火接后代,只表示对亡辈的一种缅怀。然而,飘香的桐叶粑象清明的寒食,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成为我回具有特色的快餐。丰富了我们的食粮。

  杂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27670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