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棉事的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桥边有很多游船出租供游人游河。在我的想象里,秦淮河该是一条画舫往来,酒旗低迓,靓女如织的地方,可是出租的船只却以玻璃钢船为主。我们以成倍的价钱拣了个很小的挂着紫色灯笼的仿古木舫。四面都是空的,中间有个小小的带着花格子的隔间。湿润的空气从四面浸过来,有点凉凉的感觉。我们拣了地方席地而坐,静看水面的船只和桥面的游人。在我们吃完一碟用花椒烘炒的蚕豆后,朋友用手机约的两个朋友的朋友依次而来。船老板是位40多岁的船娘。她给我们端来了一壶碧螺春,几杯白酒、红酒,又送了瓜子、豆干、板鸭块等点心。我以为这些是南京的小吃经典。是供闲人们可资消遣的。而朋友却给我介绍南京最有名的小吃应该算是鸭血豆腐汤。说话间,船娘就给大家端来了。一大碗鸭血粉丝豆腐丝,放一勺红红的辣油,几点姜丝蒜苗。热热的,爽爽的,连汤都要喝个精光。这是一种和金陵的风格迥异的食品。船娘说,今天即使在洋快餐的冲击下,鸭血豆腐汤居然仍可以在大街小巷盛行不衰,可见鸭血豆腐汤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分量。谈完这些闲话,我们喝着闲酒,点了一个唱评弹的,不为听书,只为那种醇厚哀怨的韵味。唱评弹的是位40岁左右的男子。修长的身材,浓密的乌发,穿着灰色的棉质长褂。他略略颔首,于是在咦咿呀呀的吴语声和我们四人的打牌声里,木舫也吱吱咯咯地摇动起来了。

  烟雨下的秦淮河是浪漫的。成群的船荡漾在河面,河面上金辉四溢,彩灯闪烁迷离,让人流连。只见一叶叶木制扁舟、一只只脚踏游艇、一栋栋雕栏画舫鱼贯而行,船上的游客与岸上的游人互为观赏。“秦淮人家”前俊男俊女成双成对,倚栏细语,画舫内三两知己呼朋唤友,对酒高歌。透过窗子,那岸上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仿明建筑在灯光的辉映下仿佛千年繁华的梦幻,又出现在眼前一般。这时我们已无心打牌,喧闹和丝弦牵动了每个人的思绪。在乌衣巷我突然想起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游秦淮的情景,想起他们面对歌妓纠缠时的疯狂和窘状,不禁哑然失笑。我觉得朱先生应该是喜欢那位船妓的歌唱的。因为那些混合着微风的隐隐约约的歌声的确令他有些神往了。但他们因为推及的同情,爱着那些歌妓,并且尊重着她们,所以拒绝了她们。本想放行山水,纵览风月的大师终于被搅了恬静的心境,“满载着惆怅”,索味而归了。

  秦淮是金陵流动的历史,我对这部历史充满了同情和无奈。柔弱的金陵频繁遭受战火的摧残,秦淮河水曾经漂流着沉重的叹息。金陵人在纷繁的尘世中维持着自己平民化的生存方式,维持着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的田园梦想。夜色愈来愈深,烟雨浓厚起来,消融了欸乃的桨声。我们吃尽面前的小点,都有了些微的醉意。到了回程的时间,又有一拨木船摇曳着驶来。

  时间会收割一切。所有伟大的东西在时间面前都会显得卑琐和渺小。我不知道秦淮河的繁华会流转多久,但它肯定会在我们的生命流程里留下印记。

  2003年4月于南京

  三、南行流水

  下面您将看到的是我一次南行的流水记录,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叙述方式。可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所以我--一个不太老练的作者,冒险决定使用一次这样的方式。

  十二月二十四日,是一个年轻人狂欢的日子,我因为一件要紧的事突然决定南下。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打个招呼,我是在火车上打了个电话,然后火车就咣当咣当地驶离了车站。这时我的心情的节奏是急促的,远比刚起速的列车要快,因此给我造成了些许的别扭和不适。时间是下午四时,天气预报愈来愈准确,天气真的和预报的差不多,温度在零度之上,人的舒适度是五级,空气的质量是良好。阳光照在冬眠的麦子叶面上,淮北的田地里这时空无人迹。随着列车的加速,我的心情反而慢慢安静下来。我看到车窗外,一大群山羊被农民赶上了那条省级公路,羊群大概有几百只,蔚为壮观。羊群的对面及后面都有车辆驶来,我看到有的司机把头伸出车外。因为我坐的空调车是密封的,所以我听不到羊群的叫声,也听不到司机在说些什么。但我能肯定司机是在骂人,司机的态度让我瞬间不假思索地把同情送给了那个农民。时间是四时三十九分,这时的车子的速度已经是很快的了,所以羊群很快被抛在了身后。我把头扭转过去,我看到那个农民,就象是在指挥一场战斗的将领,又象一个在舞台上演出的乐队指挥,汗流满面地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或者指挥棒。而显然那些战士或乐手由于受了前后车辆笛声的夹击而十分的惊慌失措。火车仅用了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把那场战斗甩得无影无踪,我已无法观摩到那场战斗的结局。可是在我的想象里,那位农民是个胜利者,他正在把羊群赶到了家中的圈里,并且给它们撒上一抱散发着香气的干草,然后接过妻子送上的一碗热水,咕嘟咕嘟的一气喝下,他的沾了一片草叶的粗大的喉结在上下的跳动。这时他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些汽车的咒骂。

  从五时二十五分开始,我的手机开始频繁地响动。是一些我喜欢的或不十分喜欢的人发来的信息。这提醒我重新记起了这是一个节日,一个引进的并且迅速本土化的节日。我是从去年的时候喜欢上这个节日的,这并不能证明我是多么的媚外或对时尚与流行的敏感,事实是我是一个十分落伍的人――我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喜欢上了这个节日的气氛。在这一天,人们喜气洋洋,相互祝福,年末的快乐会溢满整条街道,让人放松绷了近一年的神经或忘却一些不愿记忆的事情。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快乐,而人又是一种多么容易受到感染的动物啊。于是在这样的情绪下我陆陆续续地回复了一些短信,也借以打发寂寞的旅途。这时车子在经过一个镇子。镇子的建筑多是一种灰色的两层楼房,墙上有很多白色的标语。我看出来这些应该是新刷的标语。因为这些口号是上面刚想出来的,最多不会过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惊讶于这个镇子的人对于政治的敏锐。镇子在向后远去,象翻书一样。在咣当咣当的运动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也感受到了空间的凝滞以及时间对空间的抛弃。阳光慢慢地柔和起来,在柔和的阳光下,一对母女从一个林子边的道路上经过。树木的叶子早已斑驳焦枯,使林子显现出颓败的迹象。母亲和女儿依偎着前行,让人回想起童年的温暖。一条褐色的狗从母女的对面经过,那条狗对着母亲狂吠了几声,狗的主人,跟在狗后面的一个儿童对着狗踢了几脚,可是踢空了。当他们交错而过时,女儿对着儿童露出了笑容。这时我突然产生一个古怪的想法:这个孩子和那对母女,他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他们会不会在这个节日里狂欢呢?一个中国著名的村庄的牌子映入眼帘,在五时五十五分的时候,列车驶过了凤阳,但没有停止行驶。  到达南京时,已经在晚上的时间。在这里列车将作沿途最长时间的停留,可能会在这里补充一些水和食品等物资,而在这个站上车的人也会是这趟旅行中最多的一次。南京的节日气氛特别的浓厚。因为我看到路边很多商店上喷出了节日的图案,图案大都充满卡通的色彩;街道上金辉四溢,彩灯闪烁迷离,一个个身着盛装的老人模特立在商店的门口;一个小孩被她的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的头上戴着红色的帽子,手上拿着一个彩色的气球,可孩子的眼睛依然被橱窗里的玩具所吸引,热切的目光迅即淹没在涌动的人潮之中。南京是一个文化特色比较浓郁的城市。它就象一个分水岭,将北方的农业与南方的工业泾渭分明地分隔开来,让我在二零零五年年末的这天晚上的八时,亲身感受北方的粗旷与南方的精致在这里的瞬间交流。后来我听说这天晚上,南京的酒吧饭店人满为患,不是提前预定,是根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的。当然这是我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的信息。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我跑到车门口吸了两支烟,又利用这段时间打了几个电话。其中最重要的是给一个南边接我的人打的,向他通报了我的位置和可能到达的时间。终于在二十分钟后,列车在嘈杂中又一次的启动了。

  天色完全的黑下来,黑暗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凭着记忆猜测沿途的城市和农村的大致位置。苏南的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精巧而发达的那种,它们交错着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看到了一座灯光辉映的大桥,以及躲在大桥的栏杆边亲昵的恋人;看到了晚上下课的学生,夹着书本吵闹着走在路边;我看到了河流,车子经过了河流,经过了常州、无锡、苏州,经过了无数的在夜里看不清楚的农村。可我能感受到这些农村的温馨存在,因为它的胸怀是那么的广阔,列车在它平坦的胸怀上驶过,让我的心得到了安宁和温暖。

  上海是我的这趟旅行的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前,这个狂欢的节日行将离我而去。我不知道这趟旅行除了那件要紧的事情外,对于我的生命行程还会有什么意义。我做了次时间和空间的过客,匆忙的开始而又匆忙的结束。在夜间十一时五十七分的时候,我终于对这次的南行以及在南行期间出现的节日失去了兴趣。“Ontheopenroad”,我对自己说,这是你的宿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14522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