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让乡愁不再的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嗨,今天村里来了这么多人啊?你们是谁呀?”母亲手指着那棵树的话题还没有说完,对面走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咋呼呼地叫着,惊喜的表情写在岁月刻划的皱纹上。

  “喂哟,是山大伯啊,我是小妹妞子呀,这些都是我的娃子!”母亲忙着接过话茬,套近乎地说着自己的小名,有些自豪地指划着她的子女儿孙们。

  “是你们呢,回来了,咋也……回来了,多好啊,村里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了,真好,过两天,村里会稍微人多一些,外出的人们,有些可能要回来祭祖,你们回来是做……”那个叫山大伯的,好像有道不完的话,还走到母亲的面前,拉扯着母亲的手说:“去我家吃中饭吧,我家老婆子可会做饭哩!”

  “我已经和二叔联系了,吃饭就去他家,我们人多,就不麻烦你们了,哦,山伯母可好?好福气,好福气呀,谢谢啊,二叔母可能饭都做好了,等我们呢,先走了啊!”母亲一边客气地问好道谢,一边带着我们进村,去往二叔家。

  二叔,虽然是这样叫着,可实际上是我母亲的远房亲戚,家在碧园中心村的东边小河旁,离村口还算近,我们一大队人马过去,好像也没有惊动村人,可能是都下地干活去了吧?我猜测。因为我们孩提时代回姥姥家,大老远地就有人叫“城里的外甥们来啰!”

  在我胡思乱想时,忽地,我们闻到了饭菜的飘香,估摸着二叔的家到了,可眼前不是泥墙的瓦房,而是一座用石块砌成的高楼,大门正面的外墙用瓷砖装饰得很漂亮,大大的钢塑玻璃窗,隐约透出落地纱帘,很是气派。跨进门槛,看到室内装修也特豪华,门厅的正中放着一张很大很大的圆桌,上面叠放着很多很多的热腾腾的菜肴,二叔和二叔母满脸笑容地在桌边,正摆着碗筷,见我们进去,二叔母热情地说:“菜都凉了,快,你们快坐下吃!”

  席间,大人们唠唠家常,说说如今的富足,道道现在社会建设的日新月异,小孩子们狼吞虎咽似的吃着,说二叔家烧的菜味道特别香,偶尔还拍拍肚子,比试哪一个撑的大。二叔和二叔母好像知道我们心中的疑惑,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这么一个大家,就我们两老守着,儿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孙子孙女也带到城里念书了,就剩我们两个,孤独啊孤独!清明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回来,我们村里的那些大房子,基本都是留给老人住着!唉,与其这样,还是当年小矮屋好,家里热闹啊!”说到动情处,他们居然还流起了眼泪,母亲只能好生地安慰着,同时也陪伴着,擦拭起红眼圈了。

  然而,反过来,我想,一个离开老家的人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从头开始,找工作、找住宿,能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却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在静静的夜里,闭着疲惫不堪的眼睛,躺在工棚中,还默默地想着,思念着:老家年迈的双亲,田地里的庄稼,菜园里的蔬菜,猪圈里养的肥猪……在城里讨生活,没着没落的,是长久之计吗?……唉!城里惦记着村里的,村里牵挂着城里的,前不见父母,后不见儿女,牵肠挂肚……这何止是乡愁啊,而是忧愁呀!

  饭后,我们都急着要去看看母亲的老房子,说我们在那个老房子里,也有很多念想和趣事,还问二叔,买我们房子的主人好不好,还住不住母亲的老房子,会不会还让我们进去,给自己的孩子吹嘘吹嘘当年的故事,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调皮地玩耍一场?

  “不急,先去祭祖,返回时再进老屋看看。”母亲不听二叔是怎么回答,便不紧不慢地说着。实际上,去看“发脉太婆”,是要走一段路的,要穿过碧园中心村,还要经过母亲老房子所在的碧园下村。

  碧园中心村每一条小路都做上了水泥,路面很干净,绕村的小河还没有变化,水同样很清澈,但是,房子几乎全改建成水泥框架结构的小楼,门前没有了小院子,没有了水果树的香味,感触最深的还是白天的小村很静,很静。静得不见了人影——少年时代探望姥爷姥姥时,村里唱着山歌的放牛的娃子,叫着“咩咩”的羊群,“嘎嘎”地在小河里游的鸭子……所有这些古朴美好的影子,都去哪儿了?

  眼看要走到老屋所在的碧园下村了,我故意叫孩子们唱《常回家看看》。是一首唱了那么多年的老歌,可我相信依然能打动母亲的心。尽管姥爷姥姥不在了,可歌词中有“回家”的两个字,就足够了,母亲的心就会有归属感了。我坚信,也明白,有些愁绪思念,酒可以暂时消解,而对儿时的家,那种依恋的情,是非要回去亲近不可的。

  崩溃,惨不忍睹的衰败!碧园下村里原本几十户的人家,房子清一色的衰落,瓦片支离破碎,屋梁露在太阳底下,椽子三三两两地疏挂着,泥墙半开。说好扫墓回来再入老屋的母亲,率先急不可耐地往自己的故居走去,可是在小院的门口,她停下了脚步,仔细地审视着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门,还有那被雨打日晒,留在窗棂上的斑驳痕迹,然后,摇摇头,长叹了一声:“走,走吧……”

  从扫墓回来,一直到返城的路上,母亲都很沉默,显得抑郁寡欢,尽管她已经知道,碧园下村的人们都是自愿迁居,有的是搬去城里,有的是搬到中心村,但她总是高兴不起来,觉得自己的老屋子没有了,心中缺少了什么似的,感到很难受。

  我精心酝酿着话,而后,小心翼翼地讨好般地说:“妈,乡愁这种东西啊,都是不声不响,内心却轰然,对吧?每个人身在其中,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时而浅淡,时而辽远。我们就不多想了啊!”

  “你们还年轻,不懂,等到有那么一天,和我的年纪一般大了,看见老家留守着,仅仅是寥寥几个老人……如两老都活着,还有一个伴儿说话,像我,你们的父亲去世后,如看不见你们,就感到孤寂难熬……这次想让你们陪我一起,寻找自己过往的影子,却是看到一副破败,且差一点就无处着落了。嗯,嗯……你们怎能明白,怎能明白呀!”母亲说着话的时候,一脸地愁云,满嘴发出叹气声。

  我们原以为,陪同母亲回了一趟老家,看了那“发脉太婆”,可以解开了她的乡愁,谁曾料到,触景生情,被那失去纯朴的“空壳村”,被那即将消失的村落,害得她不仅丝纹不减,反而是烦愁更增呢,唉,唉……  有这样的感觉何止我母亲一人?“空壳村”带来了多多少少的人,过着城乡两相望的日子啊?全国每天近百千古村落的消失,又增添了多少无处安放的乡愁呀?呵!那么,远离家乡的人们,你们就常回家看看吧!是的,常回家看看,自然是挺好,可是,仅仅回家看看就足够了吗?这是解决乡愁的着眼点吗?唉,要彻底解决真正的乡愁,路可长着呢!

  乡愁依然,乡愁依然……我梦呓般地嘟哝着,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夜幕降临,奔波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睡意朦胧,可耳边,仿佛总是响着母亲家乡风水树的“呼呼”召唤声:“闺女,我守候了这一方水土有几百年了,不忍心看到秀山丽水被荒芜废弃,你就眼睁睁地让山林美池,叠巚流泉,没有了应份的价值吗?”

  规划?想方设法引进资金和人才,开发此地?我似乎被惊醒,寻思着,对啊!山地可以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塘池可以搞养殖业……整个山区搞成旅游业……对!让母亲老家这片穷乡僻壤变成人间天堂,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使母亲喜笑颜开……让乡愁不再!

【让乡愁不再的散文】相关文章:

1.风华不再散文

2.我的乡愁散文

3.时光不再散文

4.以乡愁为题的散文

5.乡愁的情感散文

6.不再年轻散文

7.不再怕苦散文

8.乡愁的优美散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30506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