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湿地穿越记忆的随想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

  远远的,看到了一棵柽柳,孤立在站在秋天里,我便走近了它。

  其实,这棵树就像一个流一浪一的孩子,谁也无法考证它生于何年,来自何处。或许是许多年前随河水漂流而来的种一子落地生根,在这片旷野中渐渐长大,经年以后,历练风霜雨雪的浸一一婬一一,走过五冬六夏,才长成了现在的样子。久久的站在这棵柽柳的面前,看着它如小臂般粗细弯曲的躯干,我在臆想,保不齐这还是我十几年前来到这里时曾经看到过的幼小的树苗呢,因为这片润泽的土地,一直在原生态的环境下,慢慢滋生,从未遭到人为的染指,假如眼前的柽柳、苇荡还是记忆中的曾经的话,我该叹息什么呢?是光一陰一的变迁,还是岁月的沧桑?

  现在已是临秋末晚,树上本应茂密的叶子已经变得黄洋洋起来,树冠下偶有零碎的落叶,等着风儿来收走。伸向天空凌一乱的枝桠告诉我,盛夏时节它是如何如何的茂密,如何如何的富有青春的朝气,可如今,秋风入怀,柽柳树也显得有些无一精一打采,犹如一出即将落幕的一精一彩演出,总是或多或少的给人以恋恋不舍之感。

  3、

  晚秋的湿地上零星点缀着火红火红的碱蓬草,潮一湿的季风掠过,裂开嘴的碱蓬草种一子诉说着听不懂的喃喃细语,仔细的用鼻闻去,一股淡淡的鱼腥。晚秋的荒原上四处是寂静的感觉,或许是那些草们、树们、花儿们真的是累了,慢慢在养息自己的身一子。辽阔的湿地依旧松一软,只是多了些许凉意,蒲棒草依然泛绿,只是安静了许多,像是在等待着什么;塘边被水浸没的地方,依然地气旺盛,野菊花在芦苇丛边,挣扎的开着紫白色的小花葵,展一露着秋霜来临前的最后芬芳。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莫非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曾足踏过这块有着千年古韵却又蓬勃年轻的土地,否则他绝美诗句的意境里怎么与入海口湿地的秋色竟有如此的相像?登高望远,微风掠过耳侧,指尖遥指处,苇一浪一起伏,波澜壮阔;一行秋雁远天轻鸣,引得已栖息在浅湾苇丛孤岛上的野鸭不住的引颈四处张望,随后,在渐暗的夕一陽一里,静静的趴窝,等待又一个黎明的到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6020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