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营记散文(3)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进入祖师庙院内,迎面是五间东屋,三间北屋。最显眼的是院子中的那块当地文物部门1989年立的《神位碑》石刻,碑阴有说明文字:神位碑清朝初年立,系修武合邑士民为知县宋师祁所立的长生碑。碑文记述宋师祁系直隶?强县人,于康熙十二年(1674年)任修武知县,康熙十九年(1681年)升援云南开化同知。宋师祁知县在任期间公正廉明、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修桥筑路,造福百姓,深孚民望。他离任后,修武百姓甚为感念,为纪念其不朽政绩,特立此碑奉祀,裔情民为国本,古今皆然。该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该碑后面,还有四通石碑,分别为:雍正十年、道光二十二年、同治五年、咸丰五年所立。同治五年的刻有《创修叭蜡三大仙神殿东配殿碑记》,咸丰五年的刻有《创建拜殿碑记》。最早的碑刻当属镶嵌在大殿门口南侧的那块:《祖师庙记》:“大明国河南怀庆府怀庆卫修武县西北磨头营各门居住奉道祈福保安信士会首黄金玺胡台刘应春重修祖师庙记”,后面是施财善人的姓名及钱数。落款为:崇祯五年孟春吉旦。从这块碑可知,当时该村叫做磨头营。而门西边的墙上同等位置,也有一块碑刻,内容与前块大致相仿,落款为康熙二十年十月,不同的是,磨头营已成了今天的名字磨台营。从这块碑上,还有施财善人的姓名,第一个就是修武县正堂宋师祁,施银一两。县正堂即知县的代称。看来是领导带头了,估计是委托他人代捐的。

  在大殿内,我见到了庙主,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一脸的和善,正在忙着做室内保洁。一问才知,她是离这儿十几里路,城东北大堤屯东边朱营的,闲了就过来打理祖师庙的事务。当问起为什么这座祖师庙没有朝顶的碑刻时,她说她不识字,不太清楚。大殿正中供奉的是玄武大帝,香案前三杯清水,一个香炉,还有两个烛台。可能是这个大嫂刚清洁过,殿内窗明几净。别处的祖师庙一般或多或少有朝金顶的石碑,这里竟一块没有,让我费解。我又向她请教,这里是不是原来祖师庙的旧址,她肯定的说是。既然如此,那就应该有朝顶碑石,或许是年代久远遗失了吧。  回来的路上,我想,今天很幸运,探了三个“营”,收获颇丰。只是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叫营的村子,估计当时屯过兵的缘故吧。当然,附近还有许多叫营的,像朱营、小营、冯营,还有武陟的谢旗营,获嘉的狮子营、大召营。这次探营的另一感受就是,今天看到的无论是功德碑还是神位碑,都与修武知县有关,而且他俩都政绩突出。如此看来,作为一方父母官,要体民情,用心为百姓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是不会忘记的,历史也不会忘记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7466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